*近年来对肿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及基因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信息传递有关的基因在癌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些基因称为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它们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常使细胞得以继续无法控制的生长,并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肿瘤也是一种遗传病,称为体细胞遗传病。第26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1肿瘤发生的遗传现象1)单基因遗传肿瘤一些肿瘤是按照孟德尔方式遗传的,亦即有单个基因的异常决定的,它们常以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单基因遗传的肿瘤种类虽然不少,但是在全人类肿瘤中所占比例不大。还有一些单基因遗传肿瘤既有遗传的,也有散发的。前者按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属遗传型,常为双侧性或多发性,发病早于散发型病例。这些肿瘤大多来源于神经或胚胎组织,虽然比较罕见,但在肿瘤病因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第27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多基因遗传肿瘤多基因遗传的肿瘤大多是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这些肿瘤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表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许多常见肿瘤乳乳腺癌、胃癌、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等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都显著高于群体患病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第28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染色体畸变与肿瘤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有染色体异常,一个肿瘤的瘤细胞的染色体的异常有许多是相同的。但是癌细胞群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异之中,因此这些细胞的核型常常不完全相同,而且在同一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染色体畸变是致死性的,而另一些畸变却能使细胞获得生长优势,核型也随之不断演变。肿瘤细胞群通过淘汰和生长优势,逐渐形成占主导地位的细胞群体,即干系。干系即该肿瘤具有最常见核型的细胞群体。肿瘤的生长主要是干系增殖的结果。第29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肿瘤的遗传易感性肿瘤可以认为是基因的一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其中一些遗传性肿瘤按照经典的孟德尔方式传递,但在更多情况下遗传的只是肿瘤的易感性,即易感基因。在个体易感的状态下如再发生体细胞突变,那么突变细胞就容易转化为癌细胞。个体的肿瘤的遗传易感性是由其特定的基因一染色体组合决定的。第3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age?*Page?*第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人体结构及代谢过程中的遗传学问题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人体细胞内物质代谢过程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蛋白质形成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突变或缺陷通常可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酶)结构或合成数量异常,引起机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疾病。根据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可将这类疾病分为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第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分子病如果DNA分子核苷酸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数量的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称为分子病。分子病种类很多,根据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可将分子病分为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蛋白病、膜转运载体蛋白病、胶原蛋白质病及蛋白病构象病等。第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1、血红蛋白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血红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或合成速率降低所导致的遗传性血液病。血红蛋白病分为两类: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红蛋白多肽链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称为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引起的血红蛋白合成量异常所致的疾病称为地中海贫血。第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异常血红蛋白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异常血红蛋白681种,国内发现67种,其中20种是世界首次报道的新类型。尽管异常血红蛋白种类繁多,但仅约40%的异常血红蛋白会对人体产生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1)镰形细胞贫血症是第一种在分子水平上得以解释的人类遗传病,在非洲和北美黑人中发病率1/500,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是由于α或β珠蛋白基因突变使珠蛋白链上的氨基酸顺序改变,导致分子结构不稳定的血红蛋白病。临床上主要表第5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为溶血性贫血,其表型程度与血红蛋白不稳定程度、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的多少以及不稳定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大小有关。感染和某些药物(如磺胺等)可诱发急性发作,出现乏力、头晕、脸色苍白、黄疸、脾肿大等症状,严重的会发生溶血而危及生命。一般呈现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可有临床症状,纯合子可致死。3)血红蛋白M病又叫高铁血红蛋白症,正常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