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三基模拟练习题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加压于肝血管瘤会出现:()
A、显示不清
B、显示更清晰
C、血管瘤由弱回声变为强回声
D、无变化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2.M型超声心动图常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哪一切面下进行:()
A、心底短轴切面
B、左心长轴切面
C、心尖四腔心切面
D、胸骨旁四腔心切面
E、心尖两腔心切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M型超声心动图常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左心长轴切面上进行。左心长轴切面可以清晰显示心脏的主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便于准确地将M型取样线放置在感兴趣的结构上,如室间隔、左心室后壁、二尖瓣等,从而获得这些结构的运动曲线,对心脏功能和结构进行分析。
3.肝脏占位性病变二维超声不能肯定诊断时,最好用的检查方法是:()
A、多普勒超声
B、三维超声
C、M型超声
D、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E、内镜超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二维超声不能肯定诊断时,能明确病变的性质,是最好的进一步检查方法。多普勒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血流情况;三维超声主要提供立体图像,对定性诊断价值不大;M型超声主要用于特定部位结构的观察;内镜超声主要用于消化道等部位病变的观察,均不如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大。
4.动脉粥样硬化的二维超声表现包括:①动脉内膜增厚;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③溃疡形成;④斑块内出血:()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E、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的二维超声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回声增强,表面不光滑,可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可导致管腔狭窄。斑块进一步发展可形成溃疡,溃疡处可伴有斑块内出血等改变。所以①动脉内膜增厚、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③溃疡形成、④斑块内出血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二维超声表现。
5.左室后壁在M型超声上的表现是()
A、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呈同向运动
B、舒张期左室后壁向前运动,室间隔向后运动
C、左室后壁舒张期与二尖瓣前叶呈同向运动
D、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大于室间隔
E、左室后壁因受膈肌影响,运动幅度小于室间隔
正确答案:D
6.一女性患者,24岁,月经周期28天,目前停经2个月,因少量阴道流血1天就诊,超声检查,胚胎发育正常时该病例的B型超声显像图可观察到:()
A、可辨认胎盘与体蒂
B、初具人形,可见心脏搏动
C、已能分辨五官和性别
D、已能看到胎动
E、已能看到肠道蠕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超声检查在停经2个月时,胚胎初具人形,可见心脏搏动。可辨认胎盘与体蒂一般在妊娠12周末左右;能分辨五官和性别多在妊娠13周以后;能看到胎动一般在妊娠18-20周左右;能看到肠道蠕动时间更晚。所以该病例超声可观察到初具人形,可见心脏搏动,答案选B。
7.下面组织中,对声传播阻碍最小的是:()
A、脾
B、脂肪
C、肌肉
D、肝
E、血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密度等特性会影响声传播的速度和阻碍程度。血液的密度相对其他选项中的组织较小,对声传播的阻碍也就最小。肌肉、脂肪、肝、脾等组织密度相对血液较大,对声传播的阻碍相对较大。
8.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较大近场区?()
A、使用高频探头
B、在探头上加一个凸透镜
C、减少探头直径
D、增大阻尼
E、使扫描速度增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近场区长度公式为\(N=\frac{D^{2}}{4\lambda}\)(其中\(N\)为近场区长度,\(D\)为探头直径,\(\lambda\)为波长)。高频探头波长小,会使近场区增大。B选项加凸透镜不能直接得到较大近场区;C选项减少探头直径会使近场区减小;D选项增大阻尼主要影响探头的灵敏度等,与近场区大小无关;E选项使扫描速度增加与近场区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9.患者,女,45岁,上腹部不适,后背痛半年余,超声检查:胰头1.8cm,胰体0.9cm,胰尾1.1cm,主胰管未见扩张,胰尾部可见1.0cm×0.7cm×0.7cm,圆形,中强回声,边界清晰,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
A、胰尾实性占位(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B、胰尾实性占位(胰尾癌)
C、胰尾囊性占位
D、胰尾囊实性占位
E、胰腺结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患者胰尾部见圆形中强回声,边界清晰,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考虑为实性占位。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肿块,故考虑胰尾实性占位(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胰尾癌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且血流信号丰富等;胰尾囊性占位内部应为无回声;囊实性占位既有囊性成分又有实性成分;胰腺结核一般有相应结核病史等表现,均不符合该病例特点。
10.超声判定心室位置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