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探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预后的影响因素:多维度解析与临床启示.docx
文件大小:45.93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35万字
文档摘要
探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预后的影响因素:多维度解析与临床启示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眩晕病症中占据显著比例,其年患病率约达1.6%,在所有前庭性眩晕患者里占比20%-30%。BPPV具有特定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当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会诱发短暂性的眩晕发作,同时伴随特征性眼球震颤。这种疾病的发作往往较为突然,例如患者在起床、躺下、睡觉翻身、低头、抬头等头部位置改变的瞬间,就可能突然出现强烈旋转性眩晕发作,且同时伴有眼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