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安全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常见灾害安全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
A、季节性
B、区域性
C、可重复性
D、破坏性
2.什么图是世界各国制作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
A、地图
B、天气图
C、气候图
3.下列哪些属于农业气象预报的内容:()。
A、土壤解冻期预报
B、播种期预报
C、水稻寒露风预报
D、冰雹预报
4.当燃气泄漏的气味很浓时,怎样防止失火()。
A、尽快拨打救援电话,寻求帮助
B、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
C、迅速用水浇燃气灶,阻止燃烧
5.寒潮可以带来:()。
A、扬沙和沙尘暴
B、强风、暴雪和降温
C、冰冻
D、降雨
6.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是不一样的。
7.晴空为浅兰色、早晨及黄昏太阳为红橙色,是因为天空兰色为分子散射光,太阳红橙色为粗粒散射光。
8.下雨天里,你在狭窄的沟谷中行走时,突然听到山上传来雷鸣般的响声,怀疑将有泥石流,你怎么做?
9.中国资源面临的问题有:()。
A、由于人类滥垦滥用,使各类土地资源丧失和破坏
B、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使水资源出现危机
C、由于人类对森林的大量采伐,使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野生动物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D、由于大肆采伐,使矿产资源出现枯竭和污染环境
10.龙卷风只发生在农村地区。
11.暴雨来自丰富的水汽,积雨云可产生暴雨。
12.雨季如何预防与应对暴雨?
13.在我国雷暴南方多于北方。
14.简述山洪灾害有哪些破坏作用?
15.为什么说防御山洪灾害必须抓好躲灾和避灾?
16.龙卷风是一种最猛烈的小尺度天气系统。
17.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青藏高原上空。
18.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以()定罪处罚。
A、非法经营罪
B、敲诈勒索罪
C、招摇撞骗罪
D、诈骗罪
19.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20.出于防灾目的,居室中不要把重物置于高架上。
21.下列属于人兽共患病病毒的有:()。
A、口蹄疫病毒
B、狂大病病毒
C、SARS病毒
D、鸭肝病毒
22.观看灾害和减灾摄影展具有震撼性的教育意义。
23.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北极上空。
24.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相关气象部门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25.下列两种仪器()是我国最早制造和使用的。
A、雨量器
B、测风器
C、湿度器
D、气压器
26.在建筑物里被水围困怎么办()。
A、有食品保证,建筑物坚固且未被完全淹没时,留在那里等待救援
B、躲在房间里紧闭门窗,最好用胶条把门窗缝封闭
C、如果所在处是危房,应设法向安全地带转移
D、积极与救援部门联系
27.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的方法称作:()。
A、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28.以下哪些成语可以用于防灾减灾上()。
A、亡羊补牢
B、未雨绸缪
C、防微杜渐
D、如鱼得水
29.防止管道等设备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是:()。
A、绝缘
B、接地
C、保持设备清洁
30.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31.近年来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A、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温室效应”
B、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C、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