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6章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车站52课件.ppt
文件大小:3.5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4.14千字
文档摘要

第6章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车站第6章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车站【问题导入】现代有轨电车采用开放性的道路路面布线,其运行效率受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常规城市交通元素的制约。因此,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车站应当合理利用路面资源,协调有轨电车车道与社会车辆车道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车辆的冲突,保证乘客和过街行人通过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从而实现道路车辆的有序和顺畅运行。【学习目标】1.能掌握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车站布置形式。2.能掌握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近端车站的特点。3.能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车站站台形式的分类。1.1车站的设置1.车站的位置车站是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基本设施。只有通过车站吸引和疏散客流,才能完成运送乘客的任务。车站的位置、布置形式及其规模,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营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车站的主要建筑就是带雨棚的站台,雨棚与广告牌合并设置,与公共汽车的站台设施基本一致。站台的吸引范围为0.4~0.8km,即乘客步行5-7min的路程,就可到达车站。沿道路横向,车站的位置主要由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线路的车道布设方式决定。中央式布置对应的车站一定位于道路当中(道路中央式布置),单侧式和对称式布置对应的车站位于道路一侧(道路路侧式布置),如图6-1、图6-2所示。1.1车站的设置图6-1道路中央式布置车站图6-2道路路侧式布置车站1.1车站的设置具体分析车站沿道路纵向的位置关系,它包括路中式车站和路端式车站。路中式车站位于路段中间,如图6-3所示。其缺点较为明显,车站处占用的道路资源较多,对机动车流的影响大;乘客到达车站需要特殊的过街设施。由于以上缺点,以及城市道路交叉口间距较短的特点,路中式车站的应用较少。路中式车站一般应用于以下情况:1)有轨电车专用路,线路两侧即为人行道,车站位于人行道之上。2)较大的客流集散点,有设站的必要性,而恰好该路段长度很长,车站范围内没有交叉口。图6-3路中式布置车站1.1车站的设置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中的路端式车站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位于交叉口处。与路中式车站相比,由于交叉口处的道路一般都有增加进口道、交叉口加宽等既有措施,因而路端式车站无需拓宽交叉口即可满足车站的道路用地,同时乘客利用交叉口行人过街设施即可到达、离开车站,如图6-4所示。路端式车站分为近端和远端两种形式。近端式车站位于交叉口进口道,车辆在过交叉口前进站停靠;而车辆驶过交叉口后停靠的车站为远端式车站。图6-4路端式车站1.1车站的设置2.站台形式的分类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根据站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混合站台。岛式站台又分为整体岛式站台和分离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又分为对称侧式站台、错位侧式站台,如图6-5所示。图6-5站台类型1.1车站的设置2.站台形式的分类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根据站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混合站台。岛式站台又分为整体岛式站台和分离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又分为对称侧式站台、错位侧式站台,如图6-5所示。图6-5站台类型1.1车站的设置不同方式的站台占用面积不同,对现代有轨电车和相邻车道车辆运行效率也有一定影响。由于对位侧式站台占用道路资源过多,在平交路口处常见岛式站台和错位侧式站台。站台的设置形式和道路改造条件、现代有轨电车线形、工程造价、周边客流情况甚至交通信号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站台的设置形式与前后站台的设置形式成连带关系。不能简单地评价哪种站台形式好,应结合工程实际条件综合设定,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最大的系统功能。(1)岛式站台车站岛式站台设置于双向行驶的有轨电车中央,上下行车辆共用同一站台。这种车站的线路敷设方式可以采用弯曲和不弯曲两种形式。(2)侧式站台车站侧式车站站台设置于上、下行行驶的有轨电车外侧,列车对向行驶独立停靠,不共用站台。因此两个站台可以对称布置,也可以错开布置。(3)混合式车站混合式车站的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一般为换乘站或折返站。1.1车站的设置4.乘客交通组织有轨电车站台与人行道不同的位置关系,决定了乘降客流不同的组织方式。(1)中央布置形式如图6-11所示,由于站台布设于道路中央,位于轨道与机动车之间,乘客候车时,与机动车之间的干扰较大。为了确保乘客乘降安全,要在站台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