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概论3.3.1艰苦创业40年(1953~1992年)3.3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现状1.创建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1953年7月在长春破土动工,1956年7月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5月,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试制成功.1958年8月生产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汽车概论3.3.1艰苦创业40年(1953~1992年)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汽车概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3.3.1艰苦创业40年(1953~1992年)汽车概论3.3.1艰苦创业40年(1953~1992年)2.创建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最早于1952年底提出建设,1975年6月投产,主要生产东风牌载货汽车。第二汽车制造厂旧址汽车概论东风牌载货汽车3.3.1艰苦创业40年(1953~1992年)汽车概论3.3.1艰苦创业40年(1953~1992年)二次“汽车热”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先后形成了二次“汽车热”,大多数汽车厂产品重复、“小而全”、质量差。产品类型主要是中型货车,出现“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的局面。调整与改革1985年,中央把汽车工业列为国家支柱产业。1987年,政府确定了重点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决策。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与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相继成立。汽车概论慈禧太后乘坐的“杜里埃”汽车3.3.1艰苦创业40年(1953~1992年)汽车概论3.3.2改革开放与改组兼并8年(93~00年)1994年,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汽车产业“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国内各汽车公司纷纷与国外汽车集团(公司)联姻。改组兼并,扩大规模经营。一汽组建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二汽组建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建立多个汽车生产基地。汽车概论企业合资方(合资时间)合资项目(车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汽、大众(1985)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朗逸等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1997)别克、君威、赛欧、凯越、英朗、君越等上海通用五菱汽车公司上汽、通用、柳州五菱(2002)五菱之光、五菱都市清风、鸿途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1991)捷达、奥迪、宝来、高尔夫、迈腾、速腾等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马自达(1998)马自达、普利马、福美来、海福星等天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一汽、天津、丰田(2003)夏利、威姿、威志、花冠、皇冠、陆地巡洋舰、霸道、雅酷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雪铁龙(1992)富康、毕加索、爱丽舍、赛纳、凯旋、世嘉等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台湾裕隆(2002)风神新蓝鸟、日产阳光等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东风、悦达、起亚、现代(2001)千里马、普莱特、赛拉图、嘉华等汽车概论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长安、铃木(1993)奥拓、羚羊、雨燕、天语SX4等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2001)嘉年华、蒙迪欧、福克斯等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北汽、克莱斯勒(1984)切诺基、帕杰罗、欧蓝德、吉普之星、顺途、新城市猎人、挑战者、狂潮等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汽、现代(2002)索纳塔、伊兰特、雅绅特、悦动、途胜、领翔等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1998)本田雅阁、奥德赛、飞度、锋范等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2004)凯美瑞、雅力士、汉兰达等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台湾裕隆(1995)得利卡、富利卡、菱帅等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南京、菲亚特(1996)派力奥、西耶那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福特(1995)全顺、陆风等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华晨、宝马(2001)宝马3系、宝马5系等汽车概论3.3.2改革开放与改组兼并8年(93~00年)上海大众第50万辆桑塔纳轿车下线情景汽车概论3.3.3汽车产量跨越式增长10年(01~10)中国汽车年产量连续10年实现跨越式增长。09年销量前十: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广本、一汽丰田和吉利。年份产量(万辆)年份产量年份产量2001234.172004507.412007889.242002325.102005570.702008934.512003444.392006727.9720091379.10汽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