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轮系的应用和分类§7.2减速器的应用和分类第七章轮系和减速器/a/239203715_100021763§7.1轮系的应用和分类一、轮系的概念由一对齿轮组成的机构是齿轮传动的最简单形式。但在很多机械中,常常要将主动轴的较快转速变换为从动轴的较慢转速;或者将主动轴的一种转速变换为从动轮的多种转速;或者改变从动轴的旋转方向,而采用一系列相互啮合齿轮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在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仅用一对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往往是不够的,通常需要采用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包括蜗杆传动)组成传动系统,以实现变速、分路传动、运动分解与合成等功用。这种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根据轮系在运转时各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是否固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换言之二、轮系的类型1.定轴轮系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包括蜗杆、蜗轮)的几何轴线位置均固定不动,这种轮系称为定轴轮系。2.周转轮系?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周转轮系。上图所示的轮系中,齿轮2除绕自身轴线回转外,还随同构件H一起绕齿轮1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该轮系即为周转轮系,又叫行星轮系。定轴轮系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各种齿轮系三、轮系传动比的概念所谓轮系的传动比,是指该轮系中首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与末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用i表示。设1为轮系的首轮,K为末轮,则该轮系的传动比为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包括计算其传动比的大小和确定输出轴的转向两个内容。四、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一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计算传动比的大小;二是确定从动轮的转动方向。最简单的定轴轮系为一对齿轮所组成。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1)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下图所示的是两平行轴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当主动轮1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动轮2就顺时针方向旋转,两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规定其传动比为负号。记作:两轮转向也可以在图中用箭头表示。(2)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下图所示的是两平行轴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当主动轮1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动轮2也逆时针方向旋转,两轮旋转方向相同,规定其传动比为正号。记作2.多对齿轮啮合的传动比可以推广到平行轴间定轴轮系的一般情况。设1和k分别表示首、末齿轮的标号,m为轮系中外啮合齿轮对数,则惰轮:轮系中齿轮4即与齿轮5啮合,又同时与齿轮3’啮合,不影响齿轮系传动比的大小,只起到改变转向的作用。在定轴轮系中可以计算末轮(轴)的转速,也可以计算轮系中任意从动轮(轴)的转速,由上式可以直接推导出第k个轮的转速为此式说明任意轮的转速,等于首轮的转速乘以该轮与首轮传动比的倒数,也等于首轮转速乘以首轮和该轮间主动齿轮齿数连乘积与从动齿轮齿数连乘积之比。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轮系中含有圆锥齿轮或蜗杆蜗轮时,由于圆锥齿轮传动中两轴线相交,而蜗杆传动中两轴线在空间交错,所以主从齿轮间不存在转向相同或相反的问题,对于这类定轴轮系,其旋转方向不能用正、负号表示,只能采用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而这种轮系的传动比大小仍按上式计算。含有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定轴轮系[例题]在如图所示的齿轮系中,已知,齿轮1、3、3’和5同轴线,各齿轮均为标准齿轮。若已知轮1的转速n1=1440r/min,求轮5的转速[解]该齿轮系为一平面定轴齿轮系,齿轮2和4为惰轮,齿轮系中有两对外啮合齿轮,根据公式可得因齿轮1、2、3的模数相等,故它们之间的中心距关系为因此:同理:所以:为正值,说明齿轮5与齿轮1转向相同。例:右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数Z1=20,Z2=40,Z’2=15,Z3=60,Z’3=18,Z4=18,Z7=20,齿轮7的模数m=3mm,蜗杆头数为1(左旋),蜗轮齿数Z6=40。齿轮1为主动轮,转向如图所示,转速n1=100r/min,试求齿条8的速度和移动方向。解:各齿轮旋转方向的判断如右图所示。涡轮6的转速计算一对空间齿轮传动比的大小也等于两齿轮齿数的反比,所以也可用计算平面齿轮系传动比的方法来计算空间齿轮系的传动比,但其首末轮的转向用在图上画箭头的方法。减速器的结构1—下箱体2—油标指示器3—上箱体4—透气孔5—检查孔盖6—吊环螺钉7—吊钩8—油塞9—定位销钉10—起盖螺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