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检修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学习任务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任务名称:《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检修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授课地点:汽车电子技术实训室
?学时数:4学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理解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熟悉ESP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
2.技能目标
?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ESP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
?能够独立完成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功能测试。
?能够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制定维修方案并实施。
3.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在检修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共同完成检修任务。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确保维修质量。
4.思政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关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三、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与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讲义
12.1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作用
ESP(电子稳定程序)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精确测量四个车轮的制动力,有效防止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导致的侧滑现象。
防止转向过度的后轮侧滑:当车辆出现转向过度时,ESP会在右前轮施加制动力,产生一个稳定作用的顺时针扭矩,将车辆拉回到正确的行驶轨迹上。
防止转向不足的前轮侧滑:对于转向不足的情况,ESP则会在左后轮施加制动力,帮助车辆恢复正确的行驶方向。
ESP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帮助驾驶员保持对车辆的控制,避免重大意外事故。它通过对驾驶员的动作和路面情况的判断,及时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干预,确保车辆和地面间的附着力,保证方向操控性。
12.2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ESP系统由转向角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偏转率传感器、ESP按键等组成。转向角传感器测量方向盘转角,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感知侧向力,偏转率传感器确定车辆是否绕垂直轴线转动。ESP按键允许驾驶员关闭或重新接通ESP功能。
ES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收集车辆行驶状态信息,ECU根据预设算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制动系统对车轮施加制动力,实现车辆的稳定控制。
12.3大众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结构和原理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能够帮助驾驶员轻松完成泊车操作。大众自动泊车系统不仅能辅助平行泊车,还能实现垂直泊车。
系统组成: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由电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和变速箱管理系统、组合仪表和转向柱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
工作原理:
测量泊车位长度:通过车前端的传感器测量泊车位长度,并识别车辆相对于泊车位的位置。
启动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按下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按键,系统开始工作。
泊车过程:在自动泊车过程中,驾驶员无需操控方向盘,系统自动控制方向,按照计算好的行驶路线驶入泊车位。
制动辅助功能:在泊车过程中,如果识别到危险情况或驾驶员未能及时制动,系统会自动减速或制动至静止。
驶出泊车位:通过自动泊车辅助系统,驾驶员可以轻松驶出泊车位。
12.4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检修
故障案例:一辆GL450奔驰车,行驶中ESP灯常亮,更换轮速传感器无效。
故障诊断:通过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发现左前轮速信号范围超差。调换轮速传感器后,故障依旧。绕车检查发现右后轮轮胎磨损严重,外径比左后轮小,导致控制模块误判为前轴转速错误。
故障排除:更换右后轮轮胎后,故障排除。
故障总结:在维修过程中,应仔细分析故障现象,结合车辆实际情况进行排查,避免盲目更换配件导致维修失败。
通过本讲义的学习,学员应能够了解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部分:
?使用专业工具对ESP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的实操演练。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功能测试及故障诊断实操。
?小组讨论并制定维修方案,模拟实施维修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操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操演练、小组讨论。
五、教学步骤(一个任务大约4学时)
1.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ESP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重要性及应用背景。
2.讲授新知(40分钟)
?讲解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原理。
?介绍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3.实操演示(30分钟)
?演示使用专业工具对ESP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的过程。
?演示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功能测试及故障诊断方法。
4.学生实操(6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ESP系统故障检测和诊断实操。
?学生进行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功能测试及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