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电控系统检修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任务名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电控系统检修
?授课地点:汽车维修实训中心
?学时数:4学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理解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2.技能目标
?能够识别并描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主要部件。
?能够分析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能够进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基本故障诊断。
3.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维修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4.思政目标
?强调汽车维修行业的责任与安全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注重汽车维修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2.1六速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构造
2.1.1多片湿式双离合器
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的核心部件是多片湿式双离合器,它由两个独立的离合器K1和K2组成。这两个离合器分别控制奇数挡(一挡、三挡、五挡和倒挡)和偶数挡(二挡、四挡和六挡),实现了无中断的动力传递。
离合器K1:位于双离合器外壳内部,与发动机曲轴通过双质量飞轮连接。其主要作用是连接或分离曲轴与变速器输入轴一,控制一挡、三挡、五挡和倒挡的动力传递。
离合器K2:结构与离合器K1相似,但连接的是变速器输入轴二,控制二挡、四挡和六挡的动力传递。
两个离合器的协调工作,使得DSG变速器在换挡时无需中断动力输出,大大减少了换挡冲击。
2.1.2平行轴式齿轮箱
DSG变速器的齿轮变速机构采用平行轴式设计,包含两根同轴心的输入轴、两根输出轴和一根中间轴(倒档惰轮轴)。
输入轴:输入轴一和输入轴二分别通过花键与离合器K1和K2相连,输入轴一上有1档/倒档、3档和5档主动齿轮,输入轴二上有2档、4档/6档主动齿轮。
输出轴:输出轴一和输出轴二分别通过同步器与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实现动力的输出。输出轴一上有1档、2档、3档和4档从动齿轮,输出轴二上有5档、6档和倒档从动齿轮。
中间轴/倒档轴:安装倒档惰轮,用于倒档时的动力传递。
2.1.3换挡执行机构
DSG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由液压马达、换挡拨叉和同步器组成。液压马达推动拨叉,使同步器接合或分离,从而实现档位的切换。液压控制系统中包含多个油压调节电磁阀和开关电磁阀,用于精确控制离合器和换挡执行机构的油压。
2.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以一档和二挡为例,说明DSG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一档时:离合器K1接合,动力从发动机通过离合器K1传递到输入轴一,再经过1档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递到输出轴一,最后输出到差速器。此时,离合器K2分离,2档齿轮预挂,为升档做准备。
二档时:离合器K1分离,离合器K2接合,动力传递路线切换到输入轴二和2档齿轮,实现二挡行驶。同时,3档齿轮预挂,为下一次升档做准备。
2.3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原理
DSG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供油部分、双离合器控制部分、换档拨叉控制部分及辅助部分。
供油部分:由油泵、减压阀、主调压滑阀及调压电磁阀组成,通过调压电磁阀控制主调压滑阀,实现对液压系统主油路压力的调节。
双离合器控制部分:由两路相对独立的油路组成,分别控制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包括安全阀、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及离合器控制比例阀,确保离合器的精确控制。
换档拨叉控制部分:由四个开关阀与一个两位多路阀组合而成,控制换挡拨叉的工作位置。
辅助部分:包括双离合器润滑部分、液压系统散热及过滤部分。
2.4双离合变速器控制单元原理
DSG变速器的控制单元由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子-液压控制单元两部分构成,集成在一起并浸于DSG变速箱油内。
电磁阀:包括开关阀和调节阀两种类型,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油压和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传感器:包括变速箱输入转速传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输出轴转速传感器、液压传感器、离合器温度传感器、变速箱油温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变速器的各种参数,为控制单元提供决策依据。
控制任务:包括调整液压系统压力、双离合器控制、离合器冷却控制、换挡点选择、与其他控制单元交换信息、激活应急模式以及自诊断等。
2.5DSG双离合变速器检修
2.5.1温度传感器检修
DSG双离合变速器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离合器的温度,防止过热。如果传感器信号错误,会导致变速器被强制保护在N挡。检修时,应检查传感器的连接和电阻值,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2.5.2离合器位置传感器故障
离合器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状态。如果传感器故障,会导致离合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车辆的行驶。检修时,应检查传感器的连接和输出信号,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2.5.3故障案例-DSG换挡冲击故障
故障现象:一辆上海大众昊锐DSG轿车在挂R挡和D1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