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任务名称:6.1定速巡航系统与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授课地点:汽车电子技术实训室
?学时数:4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定速巡航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与定速巡航系统的区别。
?熟悉巡航系统相关传感器的功能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
?能够识别并描述定速巡航系统和自适应巡航系统的关键部件。
?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初步诊断巡航系统故障。
3.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思政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沿。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定速巡航与自适应巡航系统讲义
6.1定速巡航系统
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利用电子控制技术保持汽车自动等速行驶。系统由巡航控制开关、传感器、巡航控制ECU和执行器等组成。当设定希望的车速后,系统根据行驶阻力的变化自动调整节气门开度,保持车速恒定。巡航控制开关包括主开关、设定/减速开关、恢复/加速开关和取消开关。传感器如车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提供必要信号给ECU,ECU计算并控制执行器调节节气门开度。执行器有真空驱动型和电动机驱动型两种。
6.2ACC自适应巡航系统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是一种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在定速巡航基础上发展而来。系统通过车头雷达传感器感应前方车辆,测量两车间距和相对速度,并自动调整发动机、变速箱和制动系统,保持安全车距。ACC系统还具有车速下限和上限控制功能,并在必要时通过ABS液压泵进行柔和制动。当有其他车辆闯入设定车距内时,系统会发出声光报警提醒驾驶员。ACC系统对车道探测的精确度受车速影响,车速越高,需要的车距越大。
6.3自适应巡航系统故障检修
自适应巡航系统硬件组成相对简单,电气线路故障较少。常见故障包括自动车距控制单元损坏和ACC传感器位置偏移。当出现故障时,如组合仪表提示巡航系统故障,需通过自诊断检查故障码,并根据电路图检查相关线路和传感器。若自动车距调节控制单元或ACC传感器总成损坏,需更换部件总成并进行校准。若ACC传感器位置偏移,需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校准,确保实际偏差值归零。通过正确检修和校准,可恢复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正常功能。
实践部分:
?展示巡航系统实物和模拟实验平台,让学生观察并识别关键部件。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巡航系统的设定、工作和退出过程。
?分析巡航系统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巡航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实物演示和模拟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约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巡航系统的了解程度,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讲授新课(约60分钟)
?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详细讲解定速巡航系统和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通过PPT、视频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实践操作(约45分钟)
?分组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操作巡航系统,体验其工作过程。
?分析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六、实训环节
?组织学生进行巡航系统实物拆装和故障诊断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七、教学资源
?教材:《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构造原理与检修》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定速巡航系统和自适应巡航系统介绍)
?实物资源:巡航系统实物、模拟实验平台
八、作业与评价
课后作业:
?编写一份关于定速巡航系统和自适应巡航系统区别的报告。
?完成一份巡航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实操评价:
?根据学生在模拟实验和实训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组评价:
?根据小组讨论和协作的情况进行评价。
九、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课后作业和实操评价,了解学生对巡航系统构造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
教学改进建议: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
?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指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学生反馈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互动,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反馈意见。
?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