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0-12-23T15:03:59.493Z来源:《时代英语报》教师版2010年第5期作者:姜秀梅
[导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利用英语课文阅读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效。
姜秀梅
一、课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意识不足,或教师虽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实际学生
阅读能力的课文阅读教学,往往只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文教学,常常只是简单地划分进度,逐句英译汉,逐句分析讲解,总是以范读──英
译中──语法分析──问答──词语例析的基本模式进行,未能实现阅读教学,未能课文阅读教学提高到篇章的概念,停留于解决一些词法、
语法问题。把内容提要丰富、题材广泛的课文变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完一篇课文,学生经常只能理解文章字面的、浅层的含义,对作者作文的意图,对故事发展的可能结果,未能有
一个较正确的判断和预测。因此,当前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利用英语课文阅读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效。
所谓课文阅读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循序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规律,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充分了解学生状
况,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基本扫清字句障碍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提出紧扣课文内容,既有从文中寻找客观信息,又有从文中字而
延伸,运用学生思维推理判断能力,输出个人主观信息的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促发不同思维层次水平的学生思考,让学生独立回答,
或进行讨论解答,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都得陇望蜀逐步的培养和发展。
具体教学中,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层次,回答内容的来源,设置四种类型问题进行教学:
1.能直接引用文中语句回答的问题;
2.能用文章字面表达的意思回答,但又不能直接引用的问题;
3.需要根据文章的暗示或对文章的推理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
4.需要同学结合自己的知识、见解,或是生活经验,对文章进行评论,展开讨论的问题。
上面四类问题,1、2类是客观信息题,大多用when/who/where/why/what/which及how的方式出题,培养学生对文中数字、事实、人
物、时间、地点、部分与整体关系,并列和从属关系等的注意抓取能力。3、4类是主观信息题,不能从文章字面本身去寻找答案,须经过
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判断才能回答,常涉及思考、暗指、推测等相仿问题。教学中,可从每一篇文章中向学生依次提出这四类问
题,让学生独立问答,或讨论回答而进行教学;也可以分阶段侧重向学生集中提问其中某一类型问题。一般基础阶段先集中培养学生正确
回答1、2类问题,然后在这基础上再集中一个单元或两个单元课文,侧重向学生提问3、4类型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或独立或讨论完
成。
在具体一堂课中,可向思维理解能力偏后的同学多提问1、2类问题,使他们有解对题的机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增强他们的信心而进
一步往下解答。对于优生,则可多提3、4类问题,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总之,教学中突出“问”和“答”,以“问”的难度层次性和由
一类问题到四类问题的难度梯度上升,来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渐进性和人体差异性,突出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摆脱那种老模式
的,一般意义讲的课文教学式的阅读教学,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培养。
三、阅读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效果
英语课文阅读层次教学,简要地说就是,从课文篇章着手,设置提出紧扣课文内容的,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以问、答方式进行教
学。
1.从课文篇章着手教学。即先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要点、中心思想。从阅读理解角度上讲,它体现了整体教学的
原则,避免了那种“见木不见林”的弊病。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文整体的内容上,以内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而教学。
2.设置有上升梯度的、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进行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思维发展是渐进的,常常是螺旋式上升的;同时,心理学认为,因为遗传因素、后天环境等影响,人的思维发
展水平是具有差异性的,不是同一水平的,设置问题的不同难度层次、难度上升性符合了这两条心理规律。从教学原则看,设置出不同层
次难度、难度上升的问题教学,符合循序渐进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科内容的逻辑顺序
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