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04-章末培优专练.pptx
文件大小:4.7 M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6.1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章地貌

过素养综合素养创新应用过高考高考真题同步挑战

章末培优专练过素养综合素养创新应用

素养解读自然界中的各种地貌类型都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区域认知),同学们在进行本章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运用所学知识在室内、野外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考察、实验,运用图像、视频等方式,识别各种地貌类型,描述其主要特点,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形成过程(地理实践力),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

素养1比较分析——平顶方山状雅丹与鲸背状雅丹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沙地貌,现泛指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面两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1为平顶方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DA.风沙堆积形成 B.风沙侵蚀残留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解析】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沙地貌,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同时因为平坦地面是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形成的,所以其顶部平坦应该是早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

2.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该类雅丹地貌迎风坡的陡缓状况及原因分别是()BA.缓坡,侵蚀而成B.陡坡,侵蚀而成C.缓坡,堆积而成D.陡坡,堆积而成

【解析】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受侵蚀程度更严重,因此迎风坡更陡。B项正确。【素养探究】本题组以两种不同的雅丹地貌景观图为载体,要求同学们分析两种地貌特点的形成原因。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理解雅丹地貌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景观图中的地貌特点,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其形态不同的原因。

素养2强化逻辑推理能力——钙华沉积?

图1图2

3.黄果树瀑布出现钙华沉积,形成水帘洞,该处有利于钙华沉积的条件有()D①水流较浅 ②流速较慢 ③水流较深 ④流速较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钙华不断沉积,最可能使瀑布()BA.水流速度不变 B.顶部海拔升高 C.落差减小 D.流量增大【解析】结合景观图及材料信息可知,瀑布顶部河流水浅、流速快,钙华更易沉积,由于钙华不断沉积,瀑布顶部海拔会升高,落差会增大,B项正确、C项错误。钙华不断沉积,瀑布顶部流水受阻,流速会受影响,A项错误。流量受上游来水量和降水量影响,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其变化,D项错误。

?

素养3探究地貌形成原理——迂回扇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曲流的发展,一些河流的河床中形成了多条弧形排列略呈扇形分布的滨河床沙坝(泥沙组成的堤坝),这些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构成的地貌称为迂回扇。河湾侧向缓慢非连续均匀移动有利于迂回扇形成。下图为某河流形成的迂回扇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河流总体上流向和最晚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BA.自北向南1 B.自北向南5C.自南向北1 D.自南向北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迂回扇上的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结合图可知,该河流总体自北向南流;新的沙坝总是出现在原沙坝更靠近河道的一侧,故5沙坝最晚形成。B项正确。

6.下列有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DA.河道平直B.河流含沙量小C.地势落差较大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解析】根据材料“河湾侧向缓慢非连续均匀移动有利于迂回扇形成”可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利于迂回扇的形成和发展,D项正确。河流含沙量小、弯曲度小、地势落差大的地方均不利于泥沙沉积,不利于形成迂回扇,A、B、C项错误。

【素养探究】本题组主要考查迂回扇的形成原理。迂回扇是河曲发育过程中,河流凸岸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河曲的弯曲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河曲会不断向河流凹岸一侧移动,因此,河流凸岸离河道越远的沙坝形成时间越早,离河道越近的沙坝形成时间越晚。本题组很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素养4注重地貌演化过程——“石老人”的形成与消亡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回答7—8题。

7.“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是()BA.逐渐变近 B.逐渐变远C.先变远,后变近 D.先变近,后变远【解析】“石老人”是海蚀柱,受海浪侵蚀可能会变小或坍塌,但总体位置是相对稳定的,而海蚀崖长期受海浪的侵蚀,会逐渐向陆地后靠,故它们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变远,B项正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