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若整数a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且使关于y的不等式组至少有4个整数解,那么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A.13 B.9 C.3 D.10
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AC=6,BD=8,那么菱形ABCD的面积是()
A.6 B.12 C.24 D.48
3、菱形周长为20,其中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菱形面积是()
A.48 B.40 C.24 D.12
4、甲、乙两人骑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匀速骑行,两人先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停留20min再以原速返回A地,当两人到达A地后停止骑行.设甲出发xmin后距离A地的路程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甲在整个骑行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在整个骑行过程中,两人只相遇了1次,乙的骑行速度(单位:km/min)可能是()
A.0.1 B.0.15 C.0.2 D.0.25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是对角线上一点,于点,于点,连接,.给出下列结论:①;②四边形的周长为8;③;④的最小值为;⑤;⑥.其中正确结论有几个()
A.3 B.4 C.5 D.6
7、无论m为何实数.直线与的交点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当时,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方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_______________.
2、如图,OA1B1,A1A2B2,A2A3B3,?是分别以A1,A2,A3,…,为直角顶点且一条直角边在x轴正半轴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中点C1(x1,y1),C2(x2,y2),C3(x3,y3),…,均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C1的坐标是_;y1+y2+y3+…+y2022的值为___.
3、如果点B与点C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那么直线与y轴的关系为__________.
4、平面上的点与坐标(有序实数对)是______的.
5、人类进入5G时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据报道,我国已经能大面积生产14纳米的芯片,14纳米即为0,将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米.
6、数据3、1、x、、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
7、若点在x轴上,则m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学校科技小组进行机器人行走性能试验,在试验场地一条笔直的赛道上有A,B,C三个站点,A,B两站点之间的距离是90米(图1).甲、乙两个机器人分别从A,B两站点同时出发,向终点C行走,乙机器人始终以同一速度匀速行走.图2是两机器人距离C站点的距离y(米)出发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像,其中为折线段.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乙机器人行走的速度是______米/分钟,甲机器人前3分钟行走的速度是______米/分钟;
(2)在时,甲的速度变为与乙的速度相同,6分钟后,甲机器人又恢复为原来出发时的速度.
①图2中m的值为______,n的值为______.
②请写出在时,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S(米)与出发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及其应用的过程.以下是我们研究函数性质及其应用的部分过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x
…
-4
-3
-2
-1
0
1
2
3
4
…
…
-4
-1
2
a
0
b
-2
1
4
…
(1)______,______,并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补全该函数的大致图象;
(2)请根据这个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______;
(3)已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三个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3、己知△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F、D分别在AC、BC上,AF=CD,连接BF、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