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总则C.宪法D.立法法
2.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选举权B.专利权C.物权D.债权
3.法律生效的时间通常是()。
A.法律通过之时B.法律批准之时C.法律公布之时D.法律施行之时
4.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A.散步B.签订合同C.睡觉D.发呆
5.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惩罚性C.社会危害性D.违法性
6.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7.以下哪项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等价有偿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合法性原则D.自愿原则
8.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
A.被告举证责任B.原告举证责任C.谁主张谁举证D.法院举证
9.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
A.著作权B.商标权C.肖像权D.专利权
10.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天的产假。
A.90B.98C.100D.120
答案:
1.C2.A3.D4.B5.C6.B7.C8.C9.C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主体B.客体C.内容D.事实
2.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E.死刑
3.以下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消除危险D.返还财产E.恢复原状
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权限合法C.内容合法D.程序合法E.形式合法
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自由C.出版自由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E.宗教信仰自由
6.下列哪些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假冒他人注册商标B.商业贿赂C.虚假宣传D.侵犯商业秘密E.低价倾销
7.合同的一般条款包括()。
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B.标的C.数量D.质量E.价款或者报酬
8.在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有()。
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E.上访
9.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包括()。
A.大气B.水C.海洋D.土地E.野生生物
10.以下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有()。
A.原告B.被告C.证人D.鉴定人E.翻译人员
答案:
1.ABC2.ABCDE3.ABCDE4.ABCD5.ABCD6.ABCDE7.ABCDE8.ABCD9.ABCDE10.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因此先有国家后有法。()
2.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4.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一律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行为。()
5.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立法上的平等。()
6.合同成立就意味着合同生效。()
7.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8.所有的发明都可以申请专利。()
9.在我国,土地只能属于国家所有。()
10.证人证言一定是真实可靠的。()
答案:
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的作用。
答案:法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简述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答案: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与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等有关。
3.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