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初级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诉讼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A.抢劫
B.杀人
C.欠债不还
D.贩毒
答案:C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答案:C
4.年满()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4
B.16
C.18
D.20
答案:C
5.下列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事实
答案:D
6.在我国,司法机关不包括()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
D.监狱
答案:C
7.法律责任包括()
A.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B.道德责任、纪律责任、法律责任
C.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D.有限责任、无限责任
答案:A
8.以下哪项不是法治的要求()
A.良法之治
B.权力制约
C.人治为主
D.民主程序
答案:C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78年
D.1982年
答案:B
10.违法行为中,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的作用包括()
A.规范作用
B.社会作用
C.惩罚作用
D.指引作用
答案:AB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A.平等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人身自由权利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刑事处罚的有()
A.管制
B.拘役
C.罚款(属于行政处罚)
D.无期徒刑
答案:ABD
4.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自然人
B.法人
C.非法人组织
D.国家
答案:ABCD
5.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有()
A.法律至上原则
B.权利保障原则
C.权力制约原则
D.正当程序原则
答案:ABCD
6.以下属于行政机关的有()
A.国务院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司法机关)
D.公安局
答案:ABD
7.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不违背公序良俗
答案:ABCD
8.以下属于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答案:ABCD
9.法律解释的方法有()
A.文义解释
B.体系解释
C.目的解释
D.历史解释
答案:ABCD
10.诉讼的类型包括()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仲裁(不属于诉讼)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道德和法律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答案:错误
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答案:正确
3.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
答案:错误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答案:错误
5.所有的国家机关都是司法机关。()
答案:错误
6.在我国,年满16周岁的公民就可以担任国家主席。()
答案:错误
7.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答案:正确
8.法无授权不可为适用于政府。()
答案:正确
9.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只有一部法律。()
答案:错误
10.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特征。
答案:法律具有以下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简要说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简述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答案: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
4.简述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答案:民事诉讼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