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
答案:C
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因人而异B.因年龄而异C.人人平等D.因精神状况而异
答案:C
3.下列哪项属于犯罪的本质特征()
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违法性
答案:A
4.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5.以下哪项不是合同的必备条款()
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B.违约责任C.标的D.数量
答案:B
6.我国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
A.谁主张,谁举证B.由被告举证C.由原告举证D.法院举证
答案:A
7.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B.60日C.90日D.120日
答案:B
8.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的刑罚种类()
A.管制B.拘留C.有期徒刑D.死刑
答案:B
9.物权不包括()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D.债权
答案:D
10.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
A.6B.8C.10D.12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包括()
A.选举权B.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D.集会自由
答案:ABCD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ABC
3.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合同的解除方式有()
A.约定解除B.法定解除C.协商解除D.单方面解除
答案:AB
5.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拘留和逮捕
答案:ABCD
6.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
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证人
答案:ABC
7.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C.程序合法D.形式合法
答案:ABC
8.我国的物权法定原则包括()
A.物权种类法定B.物权内容法定C.物权效力法定D.物权保护方式法定
答案:AB
9.劳动者的权利包括()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答案:ABCD
10.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是可以随意修改的。()
答案:错误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答案:正确
3.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答案:正确
4.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变更。()
答案:错误
5.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
答案:正确
6.民事诉讼中,所有案件都适用两审终审制。()
答案:错误
7.合法的行政行为必然是合理的。()
答案:错误
8.物权的变动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答案:错误
9.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答案:错误
10.商标权可以无限期拥有。()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宪法的作用。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以下作用:一是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保障公民权利;二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三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四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
2.简述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特征为:一是时间性,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二是自动性,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三是有效性,有效防止结果发生。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的特点。
答案:简易程序特点:一是起诉方式简便;二是受理程序简便;三是传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