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诉讼法
答案:C
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因人而异B.因年龄而异C.从出生时开始D.到死亡时终止
答案:C
3.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A.闯红灯B.诈骗他人钱财C.乱扔垃圾D.未按时纳税(非故意)
答案:B
4.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5.在我国,合同的订立()
A.只能采用书面形式B.只能采用口头形式C.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D.必须经过公证
答案:C
6.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消费者的权利()
A.安全权B.选举权C.知情权D.公平交易权
答案:B
7.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A.人民政府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公安机关
答案:C
8.法律规定的行政拘留处罚由()作出。
A.公安机关B.法院C.检察院D.司法局
答案:A
9.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房屋所有权B.债权C.商标权D.抵押权
答案:C
10.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A.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B.兄、姐;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C.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
D.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兄、姐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有()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E.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答案:ABCDE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不违背公序良俗E.必须经过公证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刑罚种类的有()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E.死刑
答案:ABCDE
4.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的权利包括()
A.自主选择权B.求偿权C.结社权D.获得有关知识权E.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
答案:ABCDE
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A.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B.遵守宪法和法律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D.保卫祖国、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E.依法纳税
答案:ABCDE
6.下列哪些属于法定继承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姐妹E.祖父母、外祖父母
答案:ABC
7.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
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B.标的C.数量D.质量E.价款或者报酬
答案:ABCDE
8.以下哪些情况属于正当防卫()
A.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B.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对小偷进行殴打,造成小偷受伤
C.为了制止他人之间的打架斗殴,将其中一方打伤
D.面对无端的辱骂,进行反击,将辱骂者打伤
E.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制止,在制止过程中造成盗窃者受伤
答案:AE
9.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发现权E.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DE
10.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原则进行调解。
A.自愿B.合法C.公平D.平等E.等价有偿
答案: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违法一定犯罪。()
答案:错误
2.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答案:正确
3.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答案:正确
4.只要是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都不会被判处死刑。()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