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
答案:C
2.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8周岁B.16周岁C.出生D.18周岁
答案:C
3.以下哪种犯罪不属于故意犯罪()
A.抢劫罪B.交通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盗窃罪
答案:B
4.我国的立法机关是()
A.国务院B.人民法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人民检察院
答案:C
5.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A.行政相对人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C.公民D.法人
答案:B
6.以下哪项不属于物权()
A.债权B.所有权C.用益物权D.担保物权
答案:A
7.刑法规定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B.罚金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
答案:B
8.合同成立的要件不包括()
A.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B.经过公证C.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D.有要约和承诺
答案:B
9.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宗教信仰自由C.随意剥夺他人财产权D.人身自由权
答案:C
10.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
A.1年B.2年C.3年D.5年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消除危险D.返还财产
答案:ABCD
2.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类推原则
答案:ABC
3.以下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A.行政许可B.行政处罚C.行政强制D.行政指导
答案:ABCD
4.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自由C.出版自由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答案:ABCD
5.物权的保护方法有()
A.请求确认物权B.请求返还原物C.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D.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答案:ABCD
6.以下属于法定继承顺序的是()
A.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B.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C.第三顺序:叔伯、姑舅D.第四顺序:堂兄弟姐妹
答案:AB
7.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8.合同的形式包括()
A.书面形式B.口头形式C.其他形式D.默示形式
答案:ABC
9.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的有()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D
10.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未成年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答案:错误
2.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答案:错误
3.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答案:正确
4.法人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答案:错误
5.行政机关可以随意制定行政法规。()
答案:错误
6.刑法只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答案:错误
7.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变更。()
答案:错误
8.物权是一种绝对权。()
答案:正确
9.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答案:错误
10.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等;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什么是正当防卫?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3.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和裁定等环节。起诉需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受理后进行准备工作,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最后作出判决或裁定。
4.简述行政复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