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地震监测设施受到法律保护,以下哪种行为是合法的?()
A.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B.在地震监测设施附近堆放杂物
C.按照规定维护地震监测设施D.破坏地震监测设施
答案:C
2.地震应急预案应当由()制定。
A.各级人民政府B.地震部门单独
C.任何单位和个人D.不需要制定
答案:A
3.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当由()承担。
A.任何单位B.有资质的单位
C.政府部门D.个人
答案:B
4.我国地震工作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B.只注重救助
C.只注重预防
D.不需要方针
答案:A
5.地震预报由()发布。
A.任何单位和个人B.地震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C
6.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进行抗震设防。
A.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B.随意
C.最低标准D.不需要抗震设防
答案:A
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由()负责。
A.政府B.企业
C.个人D.不需要建设
答案:A
8.违反地震法律法规,可能面临()处罚。
A.警告、罚款等B.奖励
C.没有处罚D.只警告不罚款
答案:A
9.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应当()训练。
A.定期B.不需要
C.偶尔D.随意
答案:A
10.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由()负责。
A.政府B.企业单独
C.个人D.不需要建设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地震监测包括()。
A.地震活动监测B.地震前兆监测
C.地震灾情监测D.地震影响监测
答案:AB
2.以下属于地震应急措施的有()。
A.紧急疏散人员B.保障应急物资供应
C.发布地震预报D.进行地震保险理赔
答案:AB
3.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
A.工程场地地震活动环境评价
B.工程场地地震地质构造评价
C.工程场地地震破坏程度评价
D.工程场地地震灾害预测
答案:ABD
4.地震灾害预防涉及()方面。
A.工程性预防B.非工程性预防
C.只工程性预防D.只非工程性预防
答案:AB
5.以下哪些单位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A.学校B.医院
C.商场D.政府机关
答案:ABCD
6.地震救援力量包括()。
A.专业救援队伍B.志愿者队伍
C.军队D.普通民众
答案:ABC
7.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包括()。
A.人员伤亡评估B.财产损失评估
C.社会影响评估D.环境破坏评估
答案:ABCD
8.地震监测设施包括()。
A.地震监测台站B.地震监测仪器
C.地震监测标志D.地震监测环境
答案:ABC
9.以下属于地震灾害防御措施的有()。
A.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B.开展地震科普宣传
C.制定地震应急预案D.拆除所有旧建筑
答案:ABC
10.地震监测数据的用途有()。
A.地震预报研究B.地震灾害评估
C.地震科学研究D.毫无用途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个人可以随意发布地震预报信息。()
答案:错误
2.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可有可无的。()
答案:错误
3.只有政府需要进行地震应急演练。()
答案:错误
4.地震监测设施周边可以随意进行建设活动。()
答案:错误
5.所有建设工程都要进行抗震设防。()
答案:正确
6.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不需要进行规划。()
答案:错误
7.违反地震法律法规不会受到法律追究。()
答案:错误
8.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不需要专业培训。()
答案:错误
9.地震监测数据属于保密内容。()
答案:正确
10.学校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教育。()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
答案: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能合理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对工程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设施的正常使用等。
2.地震应急预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包括应急机构组成及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灾后恢复重建等主要内容。
3.简述地震监测的意义。
答案:有助于掌握地震活动规律,为地震预报提供数据支持,及时监测地震影响范围和灾害程度等。
4.地震灾害预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主要途径包括工程性预防如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非工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