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生实用法律课考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9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2.43千字
文档摘要

大学生实用法律课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诉讼法

答案:C

2.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类。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3.以下哪种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A.买卖合同

B.租赁合同

C.借款合同

D.建设工程合同

答案:D

4.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5.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要求赔偿。

A.生产者

B.经营者

C.广告经营者

D.广告发布者

答案:B

6.以下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著作权

B.商标权

C.房产权

D.专利权

答案:C

7.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B

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

B.60日

C.90日

D.120日

答案:B

9.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

A.20

B.22

C.24

D.25

答案:B

10.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包括()

A.配偶

B.子女

C.兄弟姐妹

D.父母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罚的种类包括()

A.主刑

B.附加刑

C.罚款

D.没收财产

答案:AB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不违背公序良俗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

A.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B.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C.劳动合同期限

D.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答案:ABCD

4.消费者的权利包括()

A.安全保障权

B.知悉真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答案:ABCD

5.著作权包括()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答案:ABCD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程序合法

D.形式合法

答案:ABC

7.以下属于法定继承中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的有()

A.兄弟姐妹

B.祖父母

C.外祖父母

D.孙子女

答案:ABC

8.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证人证言

答案:ABCD

9.以下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有()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ABCD

10.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答案:对

2.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是一样的概念。()

答案:错

3.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答案:对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案:对

5.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答案:对

6.著作权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答案:错

7.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答案:对

8.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答案:对

9.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

答案:错

10.只要年满18周岁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答案: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二是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三是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四是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五是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简述劳动法中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内容。

答案: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答案: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