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用法律课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A
2.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3.下列哪项属于犯罪的本质特征()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惩罚性
-C.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违法性
答案:C
4.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
答案:C
5.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将自己的房屋卖给乙,双方约定价款为100万元。这种合同属于()
-A.双务合同
-B.单务合同
-C.无偿合同
-D.无名合同
答案:A
6.以下哪项权利属于知识产权()
-A.抵押权
-B.健康权
-C.著作权
-D.名誉权
答案:C
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8.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
-B.由法院举证
-C.由被告举证
-D.由原告举证
答案:A
9.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30日
-B.60日
-C.90日
-D.120日
答案:B
10.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答案:ABD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ABC
3.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的主观方面
-D.犯罪的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合同的违约行为()
-A.拒绝履行
-B.迟延履行
-C.不完全履行
-D.预期违约
答案:ABCD
5.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
-A.专有性
-B.地域性
-C.时间性
-D.无形性
答案:ABCD
6.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答案:ABCD
7.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A.拘传
-B.训诫
-C.责令退出法庭
-D.罚款
答案:ABCD
8.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权限合法
-C.内容合法
-D.程序合法
答案:ABCD
9.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答案:ABCD
10.我国法律规定的继承方式包括()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
-D.遗赠扶养协议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