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课堂迁移学习探讨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C.依法行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保障和监督原则
2.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行政违法?
A.行政机关超越职权的行为
B.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处罚
C.行政机关滥用职权的行为
D.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
E.行政机关不作为的行为
3.下列哪些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服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确认决定不服
E.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征收决定不服
4.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服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确认决定不服
E.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征收决定不服
5.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制度?
A.行政许可制度
B.行政处罚制度
C.行政强制制度
D.行政复议制度
E.行政诉讼制度
6.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关系?
A.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B.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C.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
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E.社会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7.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C.依法行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保障和监督原则
8.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制度?
A.行政许可制度
B.行政处罚制度
C.行政强制制度
D.行政复议制度
E.行政诉讼制度
9.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关系?
A.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B.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C.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
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E.社会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0.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C.依法行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保障和监督原则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3.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权进行审查,并作出维持、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决定。(√)
4.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不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5.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时,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6.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的行政行为。(×)
7.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8.行政诉讼的起诉人必须是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9.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10.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简述行政复议的程序。
3.简述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
4.简述行政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行政法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作用。
2.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B.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C.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社会关系
2.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人
C.社会组织
D.国际组织
3.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C.行政法律关系的对象
D.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
4.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C.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D.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
5.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强制性
C.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D.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多样性
6.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