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考试中的疑难点分析试题与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正确的说法是:
A.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人
C.行政法律事实
D.行政法律规范
2.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
A.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
B.行政行为超越职权
C.行政行为滥用职权
D.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3.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公民权利保护原则
B.法无授权即禁止原则
C.公平公正原则
D.程序正当原则
4.下列哪些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强制拆除
5.下列哪些属于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A.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B.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C.对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6.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对行政处罚不服的
B.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C.对行政征收不服的
D.对行政赔偿不服的
7.下列哪些属于行政合同的特征:
A.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合同
B.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C.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
D.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8.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责任的形式: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9.下列哪些属于行政立法的程序:
A.起草
B.审查
C.通过
D.公布
10.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的渊源: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2.行政行为一旦生效,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或撤销。
3.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在于行政复议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解决争议,而行政诉讼是在司法系统解决争议。
5.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明确相互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6.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人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7.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
8.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不能是行政相对人。
9.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预防性措施,后者是执行性措施。
10.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2.简述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3.简述行政诉讼的特点。
4.简述行政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行政法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A.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人
C.行政第三人
D.行政法律事实
2.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行为的生效条件:
A.行政行为符合法定形式
B.行政行为内容合法
C.行政行为程序合法
D.行政行为已经公告
3.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A.公开原则
B.便民原则
C.实质审查原则
D.合法性审查原则
4.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A.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B.司法最终原则
C.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D.司法公开原则
5.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合同的种类:
A.行政采购合同
B.行政特许合同
C.行政委托合同
D.行政调解合同
6.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法责任的形式: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民事责任
D.行政赔偿
7.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立法的程序:
A.起草
B.审查
C.通过
D.审议
8.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法的渊源: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政策文件
9.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强制拆除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A.执行罚
B.代履行
C.暂扣
D.强制拍卖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ABCD
解析思路: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律事实和行政法律规范,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行政法律关系。
2.ABCD
解析思路: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