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前沿问题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A.行政机关发布的通告
B.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
C.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
D.行政机关的咨询行为
E.行政机关的合同行为
2.下列哪些情形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B.认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C.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违法
D.认为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违法
E.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超出了法定职权范围
3.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A.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扣押
B.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拘留
C.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隔离
D.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传唤
E.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停业整顿
4.下列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行政诉讼案件?
A.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B.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抽象行政行为
C.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政调解行为
D.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政指导行为
E.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政协议行为
5.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合同?
A.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供水合同
B.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供电合同
C.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
D.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
E.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行政委托合同
6.下列哪些情形下,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获取政府信息的
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有异议的
C.行政机关认为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
D.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
E.行政机关认为不宜公开的政府信息
7.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程序违法?
A.行政机关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听证
B.行政机关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取证
C.行政机关未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未按照法定程序送达行政行为
E.行政机关未按照法定程序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陈述和申辩
8.下列哪些情形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B.认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C.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违法
D.认为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违法
E.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超出了法定职权范围
9.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A.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拆除
B.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划拨
C.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拍卖
D.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冻结
E.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扣缴
10.下列哪些情形下,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进行听证?
A.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
B.重大公共利益事项的行政决策
C.可能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产生重大影响的行政决策
D.重大社会稳定事项的行政决策
E.重大经济发展事项的行政决策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为的行为。()
2.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的,视为放弃行政复议权利。()
3.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行政决定的执行。()
4.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
5.行政合同是一种民事合同,不受行政法调整。()
6.行政机关在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时,可以部分公开信息。()
7.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违法的情况下,其作出的行政行为无效。()
8.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9.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人民法院实施。()
10.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前,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行政复议的概念及其特征。
2.简述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
3.简述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4.简述行政公开的原则及其法律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行政法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的作用。
2.论述行政法在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方面的意义。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B.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
C.行政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
D.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法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