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的立法程序与合法性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属于行政立法的程序?
A.起草
B.审查
C.讨论与修改
D.公布
2.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包括哪些?
A.国务院各部委
B.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总理
3.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立法的预备阶段?
A.收集资料
B.调查研究
C.制定立法计划
D.审查
4.下列哪些属于立法的起草阶段?
A.起草法律草案
B.组织讨论
C.征求意见
D.审查
5.下列哪些属于立法的审查阶段?
A.审查法律草案
B.研究法律草案
C.征求意见
D.提交审议
6.下列哪些属于立法的审议阶段?
A.提交审议
B.研究法律草案
C.审查法律草案
D.提出修改意见
7.下列哪些属于立法的表决阶段?
A.表决
B.提出修改意见
C.研究法律草案
D.审查
8.下列哪些属于立法的公布阶段?
A.公布法律
B.通知实施
C.收集意见
D.研究法律草案
9.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在立法程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立法主体不同
B.立法目的不同
C.立法程序不同
D.立法效力不同
10.下列哪些属于行政立法的合法性要求?
A.符合宪法和法律
B.符合实际情况
C.符合公众利益
D.符合程序要求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立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务院。
2.立法计划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
3.行政法规的制定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
4.立法草案在公布前必须经过至少两轮的征求意见。
5.行政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6.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7.行政立法的程序可以简化,只要符合立法目的即可。
8.立法过程中,行政机关和公民都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
9.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审查由立法机关进行。
10.行政立法的效力具有地域性,只在制定地有效。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行政立法的程序。
2.解释行政立法的合法性要求。
3.阐述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的关系。
4.说明行政立法在行政法体系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行政立法在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中的作用。
2.分析行政立法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性。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A.国务院各部委
B.地方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总理
2.立法计划通常由哪个机构制定?
A.国务院办公厅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各部委
3.下列哪项不属于立法的审查阶段?
A.审查法律草案
B.研究法律草案
C.征求意见
D.起草法律草案
4.立法草案在提交审议前,必须经过:
A.至少一轮的征求意见
B.至少两轮的征求意见
C.三轮以上的征求意见
D.无需征求意见
5.行政法规的公布通常由哪个机构负责?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办公厅
C.立法机关
D.地方人民政府
6.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规章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7.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审查是由:
A.立法机关进行的
B.行政机关进行的
C.司法机关进行的
D.公民个人进行的
8.行政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行政行为
B.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C.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D.以上都是
9.行政立法的程序可以:
A.随意简化
B.适当简化
C.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D.必须与立法目的完全一致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立法的合法性要求?
A.符合宪法和法律
B.符合实际情况
C.符合公众利益
D.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ABCD
解析思路:行政立法的程序包括起草、审查、讨论与修改、公布等环节,故全选。
2.AB
解析思路: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
3.ABC
解析思路:立法的预备阶段包括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定立法计划等。
4.A
解析思路:立法的起草阶段是形成法律草案的过程。
5.AB
解析思路:立法的审查阶段是对法律草案进行审查和研究。
6.ABCD
解析思路:立法的审议阶段包括提交审议、研究法律草案、审查法律草案、提出修改意见。
7.A
解析思路:立法的表决阶段是对法律草案进行表决。
8.AB
解析思路:立法的公布阶段包括公布法律和通知实施。
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