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大学试题(法学)-反恐怖主义法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2.58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1.1万字
文档摘要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法学)-反恐怖主义法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询嫌疑人员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查封、扣押、冻结的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情况复杂的,可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一个月。

A、县

B、市

C、省

2.《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A、隐瞒

B、协助

C、抵抗

3.《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A、权力

B、义务

C、责任

4.《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A、三人

B、五人

C、十人

5.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A、防范为主

B、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

C、保持主动

6.《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因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的()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补偿。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补偿。

A、合法权力

B、合法利益

C、合法权益

7.《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发现违禁品和管制物品,应当予以扣留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A、安全检查

B、安全抽查

C、查验

8.《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

A、宣传

B、教育

C、宣传教育

9.《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

A、单位和个人

B、团体和企业

C、组织和人员

10.对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帮教。

11.参与下列活动()之一,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A、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

B、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的

C、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12.《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A、隐瞒

B、协助

C、抵抗

13.《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A、宗教信仰自由

B、民族风俗习惯

C、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

14.对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

A、管控

B、教育

C、帮教

1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组织实施()应当符合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需要。

A、城乡规划

B、经济规划

C、环境规划

16.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履行反恐怖主义职责的紧急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单位和个人的财产。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恢复原状并依照规定支付相应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