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法学专业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以下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A.公司法
B.合同法
C.环境法
D.刑法
答案:D
2.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的形式主要有()
A.吸收合并
B.新设合并
C.交换合并
D.吸收合并与交换合并相结合
答案:ABD
3.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
A.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B.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D.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答案:A
4.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垄断法》所规制的行为?()
A.价格垄断
B.地域垄断
C.技术垄断
D.数量垄断
答案:C
5.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以下哪项不属于消费者权利?()
A.知情权
B.依法求偿权
C.安全权
D.毒品消费权
答案:D
6.以下哪项不属于《产品质量法》所规定的产品责任?()
A.违约责任
B.侵权责任
C.损害赔偿责任
D.刑事责任
答案:A
二、判断题
1.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答案:√
2.合同具有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只要要约有效,合同即成立。()
答案:×(合同成立需要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的达成)
3.《反垄断法》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答案:√
4.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情权。()
答案:√
5.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
三、填空题
1.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答案:股东、注册资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2.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原则。
答案: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
3.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的反垄断审查制度。
答案: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
4.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简称()。
答案:安全权
5.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销售者应当承担()。
答案:赔偿责任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司合并的形式。
答案:公司合并的形式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交换合并三种。
2.简述合同的主要条款。
答案: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3.简述《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反垄断法》主要内容包括反垄断审查制度、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
4.简述消费者权利。
答案:消费者权利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安全保障权等。
5.简述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责任。
答案: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五、论述题
论述《公司法》对股东义务的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公司法》对股东义务的规定包括:股东出资义务、股东出资证明义务、股东会出席义务、股东会表决义务等。这些义务的规定有助于维护公司稳定运行,保护股东权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具体意义如下:
1.保障公司注册资本的足额缴纳,防止资本欺诈行为;
2.促进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参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3.维护股东权益,防止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
4.增强公司信誉,吸引更多投资者;
5.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六、案例分析题
1.案例背景:甲、乙、丙三人共同投资设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甲、乙分别出资40万元和30万元,丙以实物出资20万元。公司设立后,甲、乙按出资比例分配红利。后因公司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甲、乙要求丙分担亏损。请问:
(1)甲、乙是否有权要求丙分担亏损?
(2)如果丙愿意以实物折价偿还其出资额,公司是否可以接受?
(3)如果丙无法以实物折价偿还其出资额,甲、乙能否直接向丙追偿?
答案:(1)甲、乙无权要求丙分担亏损,因为丙已按出资额承担了出资义务。(2)公司可以接受丙以实物折价偿还其出资额,但需经过其他股东同意。(3)甲、乙不能直接向丙追偿,应先要求公司清偿债务。
2.案例背景: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合伙企业,甲以资金出资,乙以设备出资,丙以技术出资。企业成立后,甲、乙、丙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收益。后因甲、乙、丙发生纠纷,甲要求乙、丙退出合伙企业。请问:
(1)甲是否有权要求乙、丙退出合伙企业?
(2)如果乙、丙不同意退出,甲能否强制其退出?
(3)如果乙、丙退出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