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行政管理实务中经济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4.7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11千字
文档摘要

行政管理实务中经济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A.社会主义方向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自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2.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A.限制竞争性协议

B.价格垄断

C.限制交易对象

D.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下列哪些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

A.欺诈

B.滥用权利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D.违反公序良俗

4.下列哪些属于《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经理层

5.下列哪些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

A.参与民主管理

B.依法签订、变更、解除劳动合同

C.获得劳动报酬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6.下列哪些属于《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保护责任?

A.保护和改善环境

B.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C.推广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

D.实施环境监测和预警

7.下列哪些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利?

A.安全权

B.知情权

C.公平交易权

D.求偿权

8.下列哪些属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

A.信息披露

B.资本充足率要求

C.风险管理要求

D.信贷管理要求

9.下列哪些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税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A.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申报纳税

B.纳税人采取虚假手段逃避税款

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D.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10.下列哪些属于《保险法》规定的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A.诚信原则

B.公平互利原则

C.最大诚信原则

D.保险利益原则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3.《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4.《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时,股东应当缴纳的出资应当一次性缴足。()

5.《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6.《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8.《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9.《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滞纳金。()

10.《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2.简述《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的原则。

3.简述《公司法》中关于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

4.简述《劳动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经济法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如何运用经济法手段解决市场竞争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

A.经济管理关系

B.经济活动中的财产关系

C.经济协作关系

D.以上都是

2.反垄断法的基本目标是:

A.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B.保障消费者利益

C.促进社会公共福利

D.以上都是

3.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

A.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C.合同形式合法

D.以上都是

4.我国公司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

A.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

B.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C.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D.以上都是

5.劳动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A.具有法律约束力

B.可以随时解除

C.仅在公司内部有效

D.需要双方协商一致

6.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环境污染?

A.工业废水排放

B.噪声污染

C.交通事故

D.以上都不是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

A.安全权

B.知情权

C.公平交易权

D.以上都是

8.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

A.信息披露

B.资本充足率要求

C.业务范围限制

D.税收征收

9.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税务违法行为?

A.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申报纳税

B.纳税人采取虚假手段逃避税款

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D.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