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A.劳动合同签订之日
B.劳动合同备案之日
C.劳动者实际开始工作之日
D.劳动者入职培训结束之日
答案:C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以下哪种形式:
A.书面形式
B.口头形式
C.电子形式
D.以上均可
答案:A
3.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多久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6个月内
答案:A
4.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下列哪项不属于应当告知劳动者的内容?
A.工作内容
B.工作地点
C.工作时间
D.工资待遇
答案:C
5.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
A.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B.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
C.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D.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通知
答案:A
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以下哪项内容?
A.劳动合同期限
B.工作内容
C.工作地点
D.以上均可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包括:
A.参与民主管理
B.获得劳动报酬
C.休息休假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答案:ABCD
2.用人单位应当遵守以下哪些规定?
A.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
B.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
C.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D.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
答案:ABCD
3.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者死亡
C.用人单位破产
D.劳动者辞职
答案:ABCD
4.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多久通知劳动者?
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答案:A
5.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以下哪些经济补偿?
A.经济补偿金
B.工伤赔偿金
C.离职补偿金
D.生育津贴
答案:AC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A.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B.依法裁决劳动争议案件
C.组织调解劳动争议
D.参与劳动保障监督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
答案:×
2.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劳动者休息日。()
答案:√
3.用人单位可以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
4.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
5.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答案:√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终局裁决。()
答案:×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劳动者权益原则、平等就业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劳动保障原则、劳动保护原则、职业培训原则、劳动纪律原则。
2.简述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
答案: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办理劳动合同备案手续。
3.简述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
答案: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包括: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休息2天;法定节假日休息;带薪年休假。
4.简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答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简述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答案: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诉讼解决。
6.简述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
答案: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劳动者因工死亡,其近亲属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劳动法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作用。
答案:劳动法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义务,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三是明确了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为劳动者提供了救济渠道;四是加强了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2.论述劳动法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答案:劳动法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了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