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治法概要.pptx
文件大小:323.92 KB
总页数:6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65千字
文档摘要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治法概要;1、掌握妇科常用十种治疗方法及代

表方剂;

2、熟悉妇科中医外治法得治疗原则;

3、掌握雌、孕激素类药物得药理作用;

4、掌握妊娠中西药物宜忌。;;(一)补肾滋肾

肾阳虚衰

肾阴亏损,阴虚阳亢

阴阳两虚;月经先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肾气虚冲任不固崩漏

胎动不安

子宫脱垂

不孕

治疗宜平补肾气为主,代表方剂如大补元煎、固阴煎之类。;肾阴虚冲任血少或热伏冲任

月经先期、崩漏、闭经、不孕

治法:滋肾益阴,填精益髓

常用得代表方剂: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

补肾地黄丸之类;治法:温肾助阳,补益命火

常用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

右归丸之类;(二)疏肝养肝;病因;1、疏肝行气之药多辛燥,用量不宜过重;

2、应适当配伍清润平肝之品,如芍药、玉竹之类;

3、育阴药容易滋腻,宜稍佐行气之药,如枳壳、砂仁等;

4、肝郁气盛者,容易肝气横逆犯胃,木盛则克土,故疏肝方中,宜佐以健脾之品,如逍遥散中配伍白术、茯苓,即就是此意;

5、若肝气挟冲脉之气上逆者,则宜平肝降逆,引血下行,常用药物如芍药、代赭石等。;(三)健脾和胃;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胃失和降;;妊娠恶阻,久吐损伤胃阴

或热邪损伤胃阴者;(四)补益气血;(五)活血化瘀;;(七)清热凉血;苦寒清热

甘凉清热;(八)温经散寒;(九)利湿除痰;水湿停滞不化

阻遏阳气;湿郁日久化热;;(十)解毒杀虫;外治法有外阴熏洗、阴道冲洗、阴道纳药、肛门导入、外敷、热熨、切开排脓、药物离子导入、针灸、推拿、割治、拔火罐等。;(十一)中药周期疗法;方法: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肾得阴阳变化规律,结合月经病得病理变化特点,进行分期用药得一种调经方法。;;调周治疗就是根据月经生理特点立法得,临证时还应按不同病种得不同病理变化灵活运用。

例如崩漏与闭经就有先后缓急之不同

前者在出血期以辨证止血治标,血止后辨证调周治本;

后者则辨证通经为先,再继以辨证调周治疗。;;;第二节外治法;“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熏洗法;贴敷法;1、所有外用制剂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消毒后使用,所有自煎外用药水,必须煮沸20~30分钟以上备用。

2、治疗部位常规清洁或消毒。

3、月经期干净3~7天后才进行外治;

4、外治期间,禁房事和盆浴;

5、经期和产后禁止阴道冲洗和纳药;

6、妊娠期不宜用冷敷、热敷及导肠法;

7、患者自行操作治疗者必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进行。;第三节西医妇科常用特殊药物

;雌

物;1、天然雌激素:17β雌二醇、戊酸雌二醇、妊马雌酮、苯甲酸雌二醇、环戊丙酸雌二醇、雌三醇

2、半合成雌激素:炔雌醇、尼尔雌醇

3、合成雌激素(非甾体雌激素):己烯雌酚;孕

物;孕激素类药物得种类和制剂

黄体酮:

天然孕激素。

孕酮衍生物:

甲羟孕酮。孕酮得代谢物17a-羟基孕酮并无生物效应,但其17a位上得羟基酯化后,其孕激素作用不但恢复且有所加强。

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

炔诺酮、孕三烯酮。睾酮在19位上去甲基后具有强孕激素作用。;三、雄激素类药物

(一)药理作用

1、雄激素雄激素对男性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而对女性则具有拮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卵巢与垂体功能。雄激素还具有促进蛋白合成、加速组织修复、逆转分解代谢过程。应用不当有女性男性化、肝损害及浮肿等副反应。

2、达那唑进入体内后,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促性腺激素得分泌与释放,影响卵巢性激素得合成,造成体内低雌、孕激素环境,不利于异位内膜得生长。;(二)适应证

雄激素主要适应证有:

功血止血;

更年期功血得月经调节;

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三合激素(丙酸睾酮25mg、苯甲酸雌二醇1、25mg、黄体酮12、5mg)

达那唑得主要适应证:子宫内膜异位症。;四、

芬;五、溴隐亭

(一)药理作用

作用于下丘脑,增加催乳激素抑制因子分泌,抑制垂体催乳激素合成及释放;或直接作用于腺垂体抑制催乳激素细胞活性,使血中催乳激素水平下降而达到中止溢乳;溴隐亭还能解除催乳激素对促性腺激素分泌得抑制,恢复卵巢功能。

(二)适应证

闭经溢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