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班生法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诉讼法
答案:C
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因人而异B.因年龄而异C.因精神状况而异D.一律平等
答案:D
3.下列哪项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A.罚款B.拘留C.拘役D.管制
答案:B
4.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一般应包括的条款不包括()
A.标的B.违约责任C.担保条款D.数量
答案:C
5.以下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著作权B.商标权C.肖像权D.专利权
答案:C
6.按照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
A.男20女18B.男22女20C.男20女20D.男22女18
答案:B
7.行政诉讼中,被告()
A.可以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B.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C.经法院允许可以向原告收集证据
D.经上级机关允许可以向原告收集证据
答案:B
8.刑法规定的附加刑不包括()
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管制
答案:D
9.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归()
A.个人所有B.集体所有C.国家和集体所有D.国家所有
答案:C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合法原则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答案:ABCD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ABC
3.以下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是()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包括()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答案:ABCD
5.以下属于行政行为的特征的是()
A.从属法律性B.裁量性C.单方意志性D.效力先定性
答案:ABCD
6.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
答案:ABCD
7.合同的解除方式包括()
A.约定解除B.法定解除C.协商解除D.随意解除
答案:ABC
8.以下属于人身权的是()
A.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C.名誉权D.继承权
答案:ABC
9.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包括()
A.书证B.物证C.视听资料D.证人证言
答案:ABCD
10.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不保护非法财产。()
答案:正确
2.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
3.所有的合同都必须经过公证才有效。()
答案:错误
4.行政机关可以随意实施行政行为。()
答案:错误
5.著作权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答案:错误
6.民事诉讼中,被告必须亲自出庭。()
答案:错误
7.只要有违法行为就必然会受到刑事处罚。()
答案:错误
8.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答案:正确
9.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
答案:正确
10.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客体是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等;内容是指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存在不法侵害;二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三是目的是防卫;四是针对不法侵害人;五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案: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4.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