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法学)-环境保护法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
A、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B、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C、辐射环境污染事件
D、危险化学品污染事件
E、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
2.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A、工商部门
B、公安机关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监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4.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确需暂停运行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应在几日内批复()。
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5.新环保法规定: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6.关于环境污染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A、环境污染具有间接性
B、环境污染具有潜伏性
C、环境污染涉及地区广、人数少
D、环境污染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产物
7.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分为两大类,即()。
A、单项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B、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
C、规划和建设项目
D、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
8.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具有()特点。
A、稳定性
B、配套性
C、层次性
D、协调性
E、发展性
9.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A、生产和经营
B、建设和管理
C、选址和建设
D、选址、建设和管理
10.国家干预的手段主要包括()。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宏观手段
D、法律手段
11.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A、一年
B、二年
C、五年
D、四年
12.依承担责任主体不同,环境行政责任可分为()。
A、行政公务人员的环境行政责任
B、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行政责任
C、行政主体的环境行政责任
D、行政监督主体的环境行政责任
13.下列哪一项属于教育性非刑罚措施?()
A、责令补救
B、勒令解散
C、公开悔过
D、限期治理
14.许可证的管理程序包括()。
A、申请
B、审查
C、决定
D、监督
E、处理
15.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防治污染
C、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防治污染公害
16.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A、核心区
B、实验区
C、考察区
D、缓冲区
17.环境行政处罚的方式不包括:()。
A、责令停产停业
B、排除危害
C、警告
D、罚款
18.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则有()。
A、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
B、法院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原则
C、适用调解原则
D、诉讼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19.下列关于我国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