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法学)-环境资源法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鉴于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负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差别的责任。发达国家承认,鉴于他们的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他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负有责任是哪个文件规定的?()
A、《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B、《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C、《京都议定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组成的是()。
A、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B、土地补偿费
C、土地管理费
D、安置补助费
3.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不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A、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B、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C、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D、城市房产开发
4.环境资源法对什么活动或事实有效,也称()。
A、适事范围
B、适人范围
C、适地范围
D、适时范围
5.20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第一次严重的环境危机时代,环保主义思潮开始迅速兴起并传播。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开展,国际环境法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已先后制定了()等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
A、《氮氧化物的测定》
B、《二氧化硫的测定》
C、《二氧化碳的测定》
D、《氧化物的测定》
7.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年。
A、10
B、20
C、30
D、40
8.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业人员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对从事放射性污染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制度。
9.环境规划的基本特性是:综合性、局部性、区域性、静态性、约束性。
10.凡是有条件的地方,男11-60周岁,女()周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的义务。
A、11-55
B、13-55
C、11-60
D、13-60
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
12.环境保护法学研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次生或者第二类环境问题。
13.下面不属于检察机关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A、查办环境保护领域涉嫌职务犯罪行为
B、加强对涉嫌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
C、依法审判执行,维护相关主体合法权利
D、加强环境领域民事、行政案件检察监督
14..2008年8月17日,国务院以第559号令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新的阶段。
15.我国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6.2000年6月29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关于清洁生产的专门法律《清洁生产促进法》。
17.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18.环境资源法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比较,有一定特殊性。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A、违法性
B、综合性
C、法律制裁的严厉性
19.《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七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0.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是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形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科处。
21.新《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4月24日发布,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22.环境影响报告书无需全文公开。
23.跨省河流、湖泊以及由大气传输引起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方面的争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协调无效时,报()协调解决。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4.美国的《煤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