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笔试真题2024 .docx
文件大小:24.89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5.02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设立独立设置的学院,其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应为:()。

A.2000人以上

B.7000人以上

C.3000人以上

D.5000人以上

【答案】:C

2.在下列情形中,学校应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情形是()。

A.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但未告知学校的

B.来自学校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C.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D.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答案】:D

3.教育执法的形式不包括()。

A.教育行政监督

B.教育行政强制执行

C.教育行政处罚

D.教育行政措施

【答案】:A

4.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之间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稳定性不同

B.实施的方式不同

C.制定的主体不同

D.调整的教育社会关系相同

【答案】:D

5.兼职辅导员可从党员专业教师、党政管理人员或党员研究生中选聘,兼职辅导员任期一般不少于()期间应将主要精力用于辅导员工作

A.半年

B.三年

C.一年

D.两年

【答案】:D

6.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延迟性

B.可减低性

C.难以消除性

D.自由性

【答案】:D

7.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A.教材结构

B.概念

C.变式

D.基本原理

【答案】:C

8.大学生交往双方形成感情依赖,关系比较亲密。这种人际关系是建立

A.控制需求

B.感情需求

C.利益需求

D.包容需求

【答案】:B

9.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乐观向上、积极热情、沉着冷静、成熟稳重,这是大学生性格的()特征。

A.情绪

B.意志

C.态度

D.理智

【答案】:A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敬业爱生

D.为人师表

【答案】:C

1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作用。

A.桥梁

B.关键

C.决定

D.主导

【答案】:D

12.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中,()也称假设法或探究法。

A.项目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问题教学法

D.案例教学法

【答案】:B

1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强调了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A.学习动机

【答案】:C

B.学习目标

C.学习策略

D.人际关系

【答案】:D

14.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把握世界的形式,它是通过道德原则和规范向人们提供用善和恶来评价、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这说明道德的特点是()。

A.广泛的社会性

B.特殊的规范性

C.独特的多层次性

D.更大的稳定性

【答案】:B

15.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指导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实习法

【答案】:D

16.国家确定的高等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A.普遍性高等教育目的和必要性高等教育目的

B.指令性高等教育目的和指导性高等教育目的

C.弹性高等教育目的和指导性高等教育目的

D.指令性高等教育目的和成长性高等教育目的

【答案】:B

17.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教育为核心。

A.教育观念

B.职业道德

C.理想信念

D.在职培训

D.主体认知

18.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认知策略

【答案】:C

19.()是教师同事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

A.容忍异己,理解宽容

B.少争多让,善于倾听

C.巧用语言,珍惜情谊

D.坦诚相见,赞美欣赏

【答案】:D

20.3岁的儿童数数时,必须用手指点数要数的物体,这种思维的类型是()。

A.动作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形象思维

【答案】:A

2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对于学生()作用

A.因材施教

B.放任自流

C.示范引领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