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安全经济学概述
本章学习目的明确安全生产经济分析的重要性了解安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理解安全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安全生产经济分析安全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安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与方法本章概要
按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原则,采用各种经济分析参数,从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分析计算安全生产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评价安全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安全生产项目在宏观层面的合理性。1.1安全生产经济分析
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前提(1)安全生产能够保护生产力(2)安全生产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安全生产影响市场竞争经济发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1.1.1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1安全生产经济分析
基本经济问题1.安全资源配置问题安全生产活动与产品生产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安全生产活动各环节、各领域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2.安全效益问题包括安全效益的界定和构成、安全效益的表现形式、安全效益的计算以及安全效益的变化规律。3.安全成本变化问题包括实现某一安全功能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的费用。4.安全供求关系及变化问题安全供求关系与危险程度有关,随危险程度的变化而变化。1.1.2安全生产中的经济问题及界定1.1安全生产经济分析
反映安全生产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辅助分析企业安全事故的形成机理运用经济手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1.1安全生产经济分析1.1.3安全生产经济分析的作用
要求的安全水平受到经济能力的限制安全科学的重要目标包含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安全活动的效益是安全科学技术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1.2.1安全经济学的形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1.2安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1931年,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W.H.Heinrich)出版了《工业事故预防》(IndustrialAccidentPrevention)一书,对工业安全理论进行了专门研究。(2)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了以安全经济学为主题的文献,意大利著名学者安德烈奥尼(D.Andreoni)1985年出版了《职业性事故与疾病的经济负担》(TheCostofOccupationalAccidentsandDiseases),主要研究工作事故造成的经济后果。(3)琼斯-李(Jones-Lee)和惠特克(MichaelWhittaker)1989年出版了《安全与人身风险经济学》(TheEconomicsofSafetyandPhysicalRisk),分析了公共设施投入决策中考虑安全时所带来的效果,并应用支付意愿法估算了面对风险时个人的生命经济价值。1.2.2安全经济学正逐步形成与发展1.2安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不断出现以安全经济学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安全经济学在《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被列为安全科学技术的一个三级学科。1.2安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罗云教授1993年出版了《安全经济学导论》宋大成研究员2000年出版了《企业安全经济学(损失篇)》西安科技大学的田水承教授2004年出版了《现代安全经济理论与实务》,2014年出版了《安全经济学》西安科技大学的李红霞教授2006年出版了《企业安全经济分析与决策》刘伟、王丹2008年出版了《安全经济学》万木生、陈国华、张晖2008年出版了《安全经济统计学》1.2安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3)从学科的属性来看安全科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特点。安全经济学的性质(4)从学科性质和任务的角度看安全经济学可定义为研究安全的经济形式和条件。(1)从哲学角度看安全与经济既有相互促进的方面,又有相互制约的、对立的一面,两者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2)从学科的地位来看人类的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水平。1.3安全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
1.3.1安全经济学的性质
1.3安全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系统性预见性优选性部门性边缘性应用性1.3.2安全经济学的特点
1.4.1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安全主体分工协作关系安全经济利益关系安全经济数量关系安全经济效益关系1.4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与方法
1.4.2安全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4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与方法揭示安全经济关系产生、确立和发展的条件阐明安全经济关系的内容和性质揭示与安全经济关系相联系的各种因素,确定各种因素与安全经济发展的数量关系揭示影响安全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
安全经济学的宏观基本理论事故和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安全活动的效果规律安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