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客观题.docx
文件大小:20.2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5.02千字
文档摘要

25年春形成性考核1

判断题??(共10题)??????

1.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种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那么说明该存货可能发生了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

是?否

2. 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发生的支出,一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否)

是?否

3. 应设置“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额。(是)

是?否

4. 企业以自产的产品对外捐赠,由于会计核算时不作销售处理,因此不需交纳增值税。(否)

是?否

5.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不计入商品成本。(否)

是?否

6. 企业应交的各种税金,都必须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否)

是?否

7.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方应将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后的应税消费品的成本。(是)

是?否

8. 年末,“利润分配”科目下的明细科目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应当无余额。(是)

是?否

9.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属于直接工资,因而不能计入产品成本,而应计入期间费用。(否)

是?否

10. 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的价值应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是)

是?否

单选题(共10题)

1. 企业开发一项新技术。研究阶段共发生5000元的调研费用。开发过程中,花费材料费36000元,支付工资48000元,支付福利费6720元。开发成功后支付专利登记费46000元,咨询费4800元,则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B)元。

A.146520

B.141520

C.50800

D.5000

2. A股份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100000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按1.2元的价格出售。按协议,证券公司按发行收入的3%计提手续费,并直接从发行收入中扣除,则A公司计入资本公积的数额为(A)。

A.16400元

B.100000元

C.116400元

D.0

3. 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企业,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A)。

A.期末库存升高,当期损益增加

B.期末库存降低,当期损益减少

C.期末库存升高,当期损益减少

D.期末库存降低,当期损益增加

4. 1月末企业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900000元,2月份报废设备220000元,一条新建的生产线投入使用,入账原值为350000元,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月末计算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是(A)。

A.900000元

B.680000元

C.1250000元

D.1030000元

5.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C)。

A.在建工程

B.待处理财产损溢

C.营业外支出

D.固定资产清理

6. 期末计提带息应付票据的利息时,应贷记的账户是(D)。

A.财务费用

B.销售费用

C.应收票据

D.应付票据

7. 下列项目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是(C)

A.银行本票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备用金

D.存出投资款

8. 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确认应收账款坏账时的会计分录为(B)

A.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应收账款

B.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C.借:营业外支出贷:应收账款

D.借:销售费用贷:应收账款

9. 某企业5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4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企业5月16日收到该笔款项时,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为(C)

A.0

B.800

C.400

D.468

10.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符号、科目有错误时,可以采用的更正方法是(B)。

A.损益账户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重新登记法

25年春形成性考核2

判断题(共10题)提交提交

1. 一般纳税人企业发生业务招待业务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否)

是否

2. 当用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法定盈余公积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的25%。(是)

是否

3.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性领用的原材料,计入期间费用。(否)

是否

4. 在不考虑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下,某项固定资产期满报废时,无论采用年限平均法,还是采用加速折旧法,其累计折旧额一定等于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是)

是否

5. 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是)

是否

6. 无形资产计价入账后,无论是否使用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