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命的经济价值评估(安全经济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18.98 M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8.5千字
文档摘要

生命的经济价值评估

本章学习目的了解评估生命经济价值的意义掌握用人力资本评估生命经济价值掌握用支付意愿法评估生命经济价值

评估生命经济价值意义概述支付意愿法评估生命经济价值人力资本法评估生命经济价值本章概要

6.1评估生命经济价值意义概述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生命是无价的,生命的价值无法用货币来衡量。但是,为了合理确定人员伤亡的赔偿标准,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需要对人的生命价值进行科学估算。因此生命经济价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6.1评估生命经济价值意义概述目前我国的事故损失评估比较复杂,并且方法不同,统计结果差异很大。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死亡赔偿制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生命经济价值评估理论体系。通过在实际安全经济活动中对生命进行合理的估价,使得相关部门及企业对工伤事故赔偿有相应的理论和标准,并让企业承担巨额的赔偿费用,激发企业业主增大安全投入的动力。意义1)在构建生命经济价值评估理论体系方面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2)迫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6.2人力资本法评价生命经济价值在生命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中,国内普遍使用人力资本法,而国外主要使用支付意愿法。在支付意愿法三种类型中,由于消费者市场法获取数据较难,消费者市场上的风险以及产品的货币价值很难观测,因此国外研究生命经济价值主要用的是工资风险法和条件价值法。

6.2.1人力资本法概述人力资本法将个人看作一种资本,一旦过早死亡,就会损失其潜在的产出能力。以一个过早死亡者原先预期的未来收入扣除其消费额后的净收入贴现值来衡量其价值,对逝者而言,估算假若他还活着,他能为其家人创造多少财富。以一个过早死亡者原先预期的未来通常以工资或者收入表示一个人的产出能力,考虑贴现率,可以粗略估算出人的生命经济价值。

人力资本法评估生命经济价值所需要的数据容易收集,比较容易定量,并且数值相对较稳定。1)该方法仅涉及个人目前与将来收入之间的联系,却没有考虑人们对安全或生命的估价,利用该方法评估的生命经济价值通常比较低;2)由于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一些歧视性因素,而人力资本法却将存在的市场歧视和其他制度因素导致的收入差别也换算成了个体生命经济价值的差别;3)人力资本法还极易受贴现率大小的影响。优点缺点6.2.1人力资本法概述

莱克:—年龄为x的人的未来总收入的现值;—该人活到年龄n的概率;—该人在n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概率;—该人在n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期间内被雇用的概率;—该人在n年龄时的收入;—贴现率。6.2.1人力资本法概述1.国外人力资本法的研究

米山:—年龄为T的人的未来总收入的现值;—预期个人在第t年内所得的总收入或增加的价值,扣除由他拥有的任何非人力资本的收入的余额;—个人在现在或第T年活到第t年的概率;—贴现率。6.2.1人力资本法概述

6.2.1人力资本法概述—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价值—因污染致过早死亡的健康损失价值—因污染致发病增加的健康损失价值—因污染致过早死亡人数—因污染而增加的发病人数—所论地区人口总数—所论地区总死亡率—所论地区总发病率—死亡原因中归因于污染的系数—发病原因中归因于污染的系数—每例死亡者的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社会人均年工资额—每例患者每天平均工资、医疗费和陪伴费之和—每例患者平均误工天数YPLL法:

—工作损失价值;—企业上年利税;—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的附表确定;—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6.2.1人力资本法概述2.国内人力资本法的研究(1)工作损失估值法①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因工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工作日计算工作损失价值:

②梅强(1997):—人的生命经济价值;—事故总损失的工作日数,其含义是将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与因工死亡时年龄的差额乘以年法定工作日数;—企业(或行业)上年利税水平;—企业(或行业)上年度职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