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审计整改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ocx
文件大小:40.6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78千字
文档摘要

审计整改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文章以审计整改为切入点,通过认识公立医院整改的概念、审计整改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识别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在保证公立医院核心业务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公立医院审计整改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执行与风险管理的协同推进、整改后评价、信息化建设等路径,最大程度发挥审计整改的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099-02

一、公立医院审计整改的概念

审计整改是被审计单位或部门针对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审计发现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或提出的建议,而采取的一系列纠正和改进的过程[1]。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和发展中,既要接受审计、财政、卫生健康、医保等行政部门的审计检查,也要运用内部审计力量进行组织自身监督。在审计项目的实施闭环中,审计机关、机构或部门对公立医院相关业务及事项等按照审计制度与准则规定的程序作出评价,审计发现的相应问题与审计建议的部分内容即形成公立医院在运营和发展中需要进行审计整改的事项。审计整改作为审计项目后评估的重要一环,影响着审计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的有力手段。

二、公立医院审计整改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形成有效闭环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建设的全面性与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建立、执行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审计整改作为一种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和延伸,是识别缺陷、促进内部控制修正和完善的方式之一。通过审计整改的过程,对审计及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不仅是对发现问题的纠正、改进和处理,也是形成内部控制从建设、实施、控制、评价再到整改反馈,完善新一轮建设有效闭环的有力手段。

(二)促进公立医院对管理风险形成有效防范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能力息息相关。医院在基础建设、物资采购、财务收支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如建设项目管理缺位或薄弱,可能导致工程进度不可控及工程造价不合理增加的风险;设备购置需求评估不足可能导致设备购置后不合理的低使用率或闲置的风险。在审计项目对于重要或关键事项识别出潜在风险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整改并且确保审计整改到位,既符合业务管理规范化要求,又能促进风险的有效控制,满足风险防控精准化需要,防止风险管理的行动偏差和认知偏差,警惕小隐患变成高风险。同时,通过对风险事项及风险要素情况的研究,便于厘清秩序,做好风险防控的信息储备。

(三)促进公立医院业务系统的有力协同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项业务子系统的高效协同。基于审计评价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整体性,公立医院部分审计发现的问题与建议往往不局限于单项业务或单个职能部门,而是相互交叉、环环相扣和相互制约的。涉及多部门,多岗位、多业务的审计整改事项,可能存在着各口径整改内容多、整改难度和力度不一,以及对审计整改的认识不统一的情况。审计整改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运用全局思维科学规划整改方案,亦需要在整改执行中破除系统壁垒与信息孤岛,统筹推进,在多个业务系统构建起互通信息、协商、相互配合、有力协同联动整改机制。

(四)促进公立医院在发展中聚焦主业

公立医院审计整改工作是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基础上,增强医院高质量发展能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等共同发展。审计整改的目标在于对现有情况进行明确,对现有问题进行持续的改进,促进单位完善治理[2]。在发展过程中推进审计整改其作用不仅是发现与识别问题事项本身,更着眼于剖析原因、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纠正谬误,在规范合规的轨道上聚焦重点,提高决策支持性,突破待整改问题对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以运营管理效能的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强化促进公立医院提升整体社会价值[3],夯实发展的基础,助力公立医院在医疗、教学与科研等主业中增强优势。

三、公立医院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整改制度建设不完善

未建立审计整改制度或审计整改制度不健全,对医院审计整改的范畴、工作机制、实施主体、结果运用、责任追究等要素未进行全面的统筹设计,审计整改的程序和要求不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支撑不足、依据不足,欠缺适用于整改情况的表单和报告要点,不能及时准确、充分完整地反映审计整改进展和结果,内部审计部门推动对整改事项指导和监督的阻力大。

(二)审计整改流程管理不完善

各级人员对审计整改重要性认识不足、各类人员承担的审计整改责任不清晰、对审计整改流程管理认识不足、整改管理较为松散。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对审计整改的理念认同感、相关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对审计整改流程的重视程度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审计整改的筹划、开展、推进和结果[1]。如果相关审计事项出现重开展轻整改、重形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