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技术等级(工程技术序列)评定管理办法
(第二版)
一、目的
(一)建立和拓展公司工程技术类岗位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其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公司工程技术类人员专业技术等级管理,考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结合其专业技术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等因素,对具备专业技术等级人员在公司内部进行重新评价认定,以合理、有效地选拔、评定专业人才技术等级。
(三)以岗位技术等级评定为指引,规范企业人才培养与评级标准,引导公司员工主动学习。
(四)建立完整清晰的专业技术人才档案库,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和储备专业工程技术人才队伍。
二、评定范围
公司从事工程技术类岗位、设计研发类岗位等工作的员工。
三、专业序列层级定义
(一)工程技术序列技术等级自下而上设置为七个层级,分别为:专业工程师助理、专业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首席工程师、首席工程师。
(三)工程技术序列各层级技术等级定义:
技术等级
能力要求
备注关键指标
首席工程师
能够代表行业的技术专家和权威,具备业务领域内较强系统解决能力,并且能结合行业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技术发展计划并推动落实。组织公司业务领域内的技术系统规划和设计,代表公司的技术权威,能推动公司整体技术向前发展。
技术权威;
行业地位。
副首席工程师
行业内的技术专家,具备业务领域内系统解决能力,能够引领公司该领域技术全面发展和提升。
主任工程师
能够主持业务领域内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对领域内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技术指导。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能力创造的经济价值。
副主任工程师
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独立主持本专业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承担本专业多个领域的关键(或重要)技术工作。
主管工程师
能够承担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关键(或重要)技术工作,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并对工作结果负责。
工作岗位的匹配度
专业工程师
能够承担本专业某一领域的日常性技术工作,并对工作结果负责。
专业工程师助理
在本领域专业工程师指导下,能够完成日常技术工作任务。
(三)副主任及以上层级工程师设置技术方向,分行业工艺、专业工程、专项技术等三个维度,各维度包含内容如下:
序号
维度
内容
1
行业工艺
新能源、平板显示、国防科工、食品制药、医疗卫生、集成电路、工业制造、其它。他。
2
专业工程
建筑工程、通风空调、净化装修、管道工程、配电工程、自控系统、水处理、其它他。
3
专项技术
BIM技术、CFD技术、GMP验证技术、调试测试技术、吊装技术、其它他。
四、评定时间及要求
(一)评定时间:每年第一季度。
(二)评定要求:
(1)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技术成果等需满足附件《工序技术序列技术等级评定基本条件》的要求。
(2)任职资格条件
主管及以下层级:满足基本条件要求并经所在部门推荐;
副主任、主任工程师:除满足基本条件要求经所在部门推荐外,需具备对应层级的的技术创新、技术价值、技术规划等维度的能力要求,由申报人通过行为举证方式进行答辩经评审小组评定。
(三)副主任及以上层级人员数量公司将根据发展需要进行比例控制。
(四)技术等级申报原则上采用逐级申报评定的方式。对公司有重大技术贡献的,由总工程师推荐后可跨级申报。
五、评定流程
(一)主管工程师及以下层级
1.本人填报技术等级(工程技术序列)申报表(见附件1),并整理有关申报资料;
2.分公司/部门经理对材料复核后将初审人员材料汇总后提交至技术部;
3.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评定小组进行评审;
4.评审通过的名单,技术部提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核准,并经人力资源部分管领导批准后发布执行。
(二)副主任、主任工程师
1.本人填报技术等级(工程技术序列)申报表(见附件1),并整理有关证明文件。
2.分公司/部门经理对材料初审并汇总材料,提交技术部。
3.技术部对评定资料进行初评,针对初评合格的名单,技术部组织公司领导、相关专家等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定。
4.评审小组通过现场面试方式对申报人进行能力评定。评定为合格的,评审小组将合格名单提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报分管领导审核后,经总经理批准予以聘任。
(三)副首席工程师、首席工程师
由公司总工程师提名,办公会讨论通过后,经总经理批准予以聘任。
(四)具体评定流程见附件2《工程技术序列技术等级评定流程图》。
六、考核
(一)主管工程师及以下层级
逐年考核,由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考核,主要对当年度否决性指标进行梳理和确认
(二)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1.过程考核
评定通过后,由技术组织考核工作,主要对否决项指标、过程技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考核细则由技术部定期发布和更新。
2.任期考核
两年为一任期,由评审小组组织考核,主要对任期内技术成果、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