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39
图纸审核记录答复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2014.07
图纸审核记录答复(一)
1路基、涵洞部分
1.1特殊路基问题
1.1.1第二册第一分册S3-2-20第1页注释第5条:隔断层设置位置应低于路床底面,不能侵占路床填筑空间,同时应高出地表30cm以上。请问填土高度处于0.8~1.1之间的盐渍土路基处理地段的隔断层该如何设置?
答复:填土高度处于0.8~1.1之间的盐渍土路基处理地段的隔断层可设置于路床底面。
1.1.2第二册第一分册S3-2-30第3页第4条注释中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及勾缝,与工程数量表及细部图中所标示的M7.5水泥砂浆不一致,应以哪个为准?
答复:浆砌片石护坡采用M7.5砂浆浆砌片石,M10砂浆勾缝。
1.1.3第二册第一分册S3-2-20第4页注释第3条中局部小水坑采用素土回填至坡脚高度,此回填有无工程量?
答复:回填工程量已计入S-3-2-19《水塘、沟渠处理工程数量表》中。
1.1.4第二册第一分册图号S3-2-18中第1页,特殊路基设计表中K2+630-K2+650段冲击碾压处理只有20m,是否合理?
答复:特殊路基设计表中只是针对特殊路基段落进行方案描述,具体处治段落见S3-2-19《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
1.1.5第二册第一分册图号S3-1第4页中冲击碾压沉降土方计0.15m6%石灰土,封闭层厚度以0.35m计,请确认6%
答复:说明有误,取消6%石灰土封闭层。
1.1.6第四册第二分册S6-1-2-11-10第6页注解第3条:最后一遍排夯,互相搭夯不小于D……,D表示夯锤的直径,是否搭夯应该是不小于1/2的D?请明确。
答复:明确为:最后一边排夯,互相搭夯不小于1/2的D。
1.1.7第四册第二分册S6-1-2-11-10第1页说明中第3条注释:“路基高度H≤2m弱盐渍土路段在坡脚以上30cm处加铺一层复合土工膜个断层”,第4条:“H2m时不设置隔断层”,第5条:“隔断层不许侵占路床填筑空间”,但S6-1-2-11-9特殊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一般地基、桥头地基)第1页中的隔渗处理段落却存在H2m或H1.52m的情况,请明确是否也应按照坡脚以上30cm加铺一层复合土工膜。
答复:明确:H以3m为界,对于H1.52m的局部段落,隔断层设置在路床底面。
1.2排水沟设置问题
1.2.1第四册第二分册S6-1-2-11-3第33页~35页中及S6-1-2-11-16第2页边沟工程数量表中未设置CK0+980~CK1+322.763左、GK1+410~GK1+639.845左侧与荣乌高速右侧之间的排水沟,对现场实际排水可能产生影响,是否需要补设?
答复:上述两段为C匝道和G匝道与荣乌高速边坡相交段,不设置排水沟。
1.3改路工程量问题
1.3.1第二册第二分册S9-5K13+923、K13+961下挖通道改路的工程量是否为S9-4其他工程数量表(下挖通道改路)中K13+924、K13+963所对应的工程量?
答复:是,S9-4其他工程数量表(下挖通道改路)中的S9-4中“对应主线桩号”列K13+924、K13+963桩号有误,修改后的S9-4见附件。
另注:K1+487.090天桥改路,水泥路面长度为700米。桩号GK0+000-GK0+700,之后的是土路面
1.4尺寸不对应问题
1.4.1第四册第二分册S6-1-2-11-17第5页中d=1m圆管涵的基座混凝土厚度在立面图中标示为20cm,在单孔管节基底构造中标示为30cm,设计厚度应为多少?请明确。
答复:S6-1-2-11-17第5页中d=1m的圆管涵基座混凝土的高度为20cm。
1.5浆砌片石标号不对应
1.5.1第三册第四分册图号S4-6箱涵工程数量表上洞口截水墙及护坡为M10浆砌片石,但在S4-7箱涵布置图细部图中标示为M7.5浆砌片石,应以哪个为准?
答复:以箱涵布置图细部图中的标示为准。S4-6箱涵工程数量表中浆砌片石均为M7.5砂浆砌筑,M10砂浆勾缝。
2桥梁部分
2.1通用图设计问题
2.1.1第三册第一分册ST-1-1-10跨径8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边板钢筋构造图(C=125mm,a=0)中C表示的数据与细部图中C表示的数据不一致。
答复:按照悬臂25.5cm设置,修改后的ST-1-1-10见附件。
2.1.2第三册第一分册ST-18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说明第3点“主要材料”第3.4条“设计要点”的第(7)小项桥面铺装:分为二层,下层为100mm现浇C50防水混凝土…,而在图号ST-1-1-1第1页跨径8m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上部构造横断面图中所表示为100mm厚C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