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教学工程地质云南交通公路李昆64课件.pptx
文件大小:13.99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5.03千字
文档摘要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工程地质

主讲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李昆

目录Contents01特殊性岩土的定义0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第一讲

一、特殊性岩土的定义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第2.1.11中,特殊性岩土的定义:具有特殊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工程特性的岩土的统称,包括黄土、冻土、膨胀性岩土、盐渍土、软土、花岗岩残积土、填土和红黏土等。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第8章特殊性岩土中,具体列出了八种特殊性岩土,即:1黄土,2冻土,3膨胀性岩土,4盐渍土,5软土,6花岗岩残积土,7填土,8红黏土。我们分两次课程加以学习。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1、黄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第8.1.1条做如下规定: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和半于旱地区形成,具有以下特征的土,应定名为黄土:①颜色为淡黄、灰黄、黄褐、棕褐或棕红色。②颗粒组成以粉粒(0.075~0.005mm)为主,一般不含粗颗粒,富含碳酸钙,常形成钙质结核。③具多孔性,一般肉眼可见大孔隙、虫孔等。孔隙比一般为0.7~1.2。④土质均匀、无层理,有堆积间断的剥蚀面和埋藏的古土壤层。⑤具垂直节理,边坡在天然状态下能保持直立。⑥表层多具湿陷性,易产生潜蚀形成陷穴或落水洞。具有上述大部分特征,含层理、颗粒组成比较复杂(含砾石、砂等)的土,应定名为黄土状土。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1)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化残积说三种观点,其中以风成说为主流,即:黄土是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砂质土状沉积物。在塑性图分类中,黄土属于低液限黏土,符号为:CLY。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2)黄土地貌:是指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受水力、风力、重力、人为作用等侵蚀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黄土侵蚀的地貌特征是沟谷众多、地面破碎。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3)黄土地貌的分布:我国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和山西西部是我国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不仅分布面积广,而且厚度大(最厚可达200m),且大部分黄土具有湿陷性。这个地区的平均海拔较高,故称为黄土高原。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4)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在天然含水量情况下,一般呈坚硬或者硬塑状态,但遇水浸湿后,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与外荷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导致建筑物破坏,黄土是湿陷性土类的典型代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筑渠道初次放水时就产生地面下沉。两岸出现与渠道平行的裂缝;管道漏水后由于自重湿陷可导致管道折断;路基受水后由于自重湿陷而发生局部严重坍塌;地基土的自重湿陷往往使建筑物发生很大的裂缝或使砖墙倾斜,甚至使一些很轻的建筑物也受到破坏;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黄土没遇水时强度较高,遇水就会湿陷,湿陷性黄土给公路造成极大危害。路基失稳、开裂、沉降和防排水失效,桥梁岸坡坍塌、桩基外露,隧道拱顶沉降、隧道道面隆起等,都是黄土地区公路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①黄土洞穴对路基、路面的破坏:309国道K2115+100路基陷穴黄土洞穴对路基、路面的破坏

②黄土湿陷引起公路路面沉降:高填方路段的边沟断裂引起路堑沉陷309国道K1788+500处公路路面沉降

③黄土洞穴对路堤边坡的破坏312国道路堤边坡陷穴导致路堤失稳后引起路基破坏(定西大山川)312国道K1928+660跌穴造成排水槽断裂悬空排水槽前端跌穴对路堤边坡的破坏(蓝色虚线为迭穴后退可能造成的破坏)宁夏S101省道K321+630陷穴造成老公路(下部平台)毁坏

④黄土洞穴对排水设施及其它附属设施的破坏312国道见到的因暗穴和陷穴造成的边沟沉陷和断裂312国道K1973+820处由于黄土暗穴及雨水作用造成排水渠毁坏甘肃合水—西峰公路K32边沟断裂后使路肩塌陷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5)黄土湿陷性的判定: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以及湿陷性的强弱程度如何,应按原状试样在某一给定的压力作用下,土体浸水后的湿陷系数δs来衡量。按照湿陷系数的大小,黄土湿陷性评价为:①当δs<0.015时,为非湿陷性黄土;②当δs≥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上)(6)黄土地区地质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路线应避开湿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