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工程地质
主讲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李昆
目录Contents01特殊性岩土的定义0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第二讲一、特殊性岩土的定义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第2.1.11中,特殊性岩土的定义:具有特殊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工程特性的岩土的统称,包括黄土、冻土、膨胀性岩土、盐渍土、软土、花岗岩残积土、填土和红黏土等。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第8章特殊性岩土中,具体列出了八种特殊性岩土,即:1黄土,2冻土,3膨胀性岩土,4盐渍土,5软土,6花岗岩残积土,7填土,8红黏土。我们学习后面四种。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5、软土的定义: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第8.5.1中,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具有以下工程地质特性的土,应判定为软土:①天然含水率W≥液限WL;②天然孔隙比e≥1.0;压缩系数α0.1-0.20.5MPa-1;③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3击;④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750kPa;⑤十字板抗剪强度Cu<35kPa。具有以上多数特性,呈软塑~流塑状,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透水性差、灵敏度高等特点的黏性土,宜按软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山间盆地冲洪积软土云南永胜丽江软土地貌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1)根据天然孔隙比和有机质含量,软土分为四类:按成因类型分为海洋沿岸沉积、内陆湖盆沉积和河滩沉积三大类。软土按天然孔隙比和有机质含量分类土类
指标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泥炭天然孔隙比e1.0≤e≤1.5e1.5e3e10有机质含量(%)3~103~1010~60>6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2)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①抗剪强度低、承载力低:地基强度很低,其不排水抗剪强度的黏聚力一般均在20kPa以下;软土施工应注意控制施工速度和加荷速率。②压缩性高、沉降量大、固结慢:荷载作用下,软土具有变形大且不均匀、变形稳定历时长等特征。如:沿海闽、浙一带软土地基沉降历时长,5年后仍以3~4cm/年下沉。③较显著的触变性:即原状土未扰动时,处于软塑状态;一经扰动,破坏了其结构连接,土的强度降低、很快变成稀释状态。④显著的蠕变(流变)性:软土在剪应力作用下会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对建筑物地基沉降有较大的影响;对斜坡、堤岸、码头及地基稳定性不利。⑤不均匀性:软土层中局部常夹有厚薄不等的粉土、粉(细)砂,使水平和垂直分布上有所差异,如渗透系数各向异性,作为建筑物地基则易产生差异沉降。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3)软土地区根据地质条件选线应符合下列原则:①路线应避开软土分布广、厚度大、处治困难的地带。无法避开时,应选择软土厚度较小、下卧硬层横坡较缓的地带以最短的距离通过。②在平原区选线,路线宜远离湖塘,避免近距离平行河流、水渠等布线;应避开古牛轭湖、古湖盆等有软土分布的地带,避免从其中部通过。③在丘陵和山间谷地选线,路线宜选择在地势较高、硬壳层较厚的地带,避开有软土分布的沟谷、洼地或下卧硬层横坡较陡的地带。④软土地区的路堤高度宜控制在设计临界高度以内。⑤桥位应避开软土厚度大、土层结构复杂、岸坡稳定存在隐患的部位。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4)工程地质勘探:采用简易勘探、挖探、钻探、静力触探等手段进行综合勘探;勘探测试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地层条件、软土发育特点以及构筑物的类型、规模等确定;勘探深度、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符合规范要求。云南公路软土路基安晋高速公路泥炭质土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6、花岗岩残积土的定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第8.6.1中,花岗岩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应定名为花岗岩残积土。残积土已全部风化成土而未经搬运,矿物结晶、结构、构造不易辨认,成碎屑状的松散体。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1)花岗岩残积土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有分布。根据颗粒组成,花岗岩残积土分为三种:①砾质黏性土;②砂质黏性土;③黏性土。花岗岩残积土分类土名砾质黏性土砂质黏性土黏性土土中大于2mm的颗粒含量(%)≥20<20不含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特殊性岩土(下)(2)花岗岩残积土具有高透水性与富水性特征,其原因为:①花岗岩残积土是花岗岩母体在强烈的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的长石已风化成高岭土,大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