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园林树木的分类;植物分类的重要意义
分类方法及分类学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系统;一)、植物分类的重要意义;园林建设分类法——是按园林建设的要求,将树木进行分类的方法,是以树木在园林中的应用和利用为目的,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
;自然分类系统与人为分类系统
(系统分类法)
自然的分类系统(naturalsystem)
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的分类方法。
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system)
(应用学科中使用)
如: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记载了1195种植物,将植物分为
木部、果部、草部、谷部和蔬菜部
5部共30类;
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专草、水草等11类。
木部分乔、灌木等6类。
;如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收录植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湿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12类。每种附有插图,为我国植物图谱之始。
;自然分类系统(理论学科中使用);特点:;(2)哈钦松系统(J.Hutchinson)英国,1925、1934年;特点:;(3)塔赫他间系统(A.Takhtajan)前苏联,1954年
在分类等级上增设“超目”一级分类单元;
将原毛茛科的芍药属独立成芍药科;
(4)克朗奎斯特系统(A.Cronquist),美国,1968年
把被子植物门分成木兰纲和百合纲;
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
科的划分少于塔赫他间系统。;1、分类系统上的等级(分类单位)
植物学分类等级划分使用以下顺序:界、门、纲、目、科、属、种;各级还可以根据亲缘关系再分为亚级等等。
以下根据桃花为例,说明其分类位置。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离瓣花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李属
??属...桃亚属
种...桃花;
植物分类学家又以种作为分类的起点,把种定为分类的基本单位
集合相近的种为属
将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
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
类似的目集合为一纲
再集纲为门,集门为界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2、物种的概念;“种”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但它又不是绝对固定永远一成不变的。
在长期的进化过种中,不同种质在发生着相互渗透,因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着变化。
所以在同种内会发现具有相当差异的集团。
分类学家按照这些差异的大小,又在种以下分为变种和变型。
;亚种也是种内变异类型,除在形态构造与原种相比有显著特征外,在地理上也有一定地带性分布区域
蓝花棘豆(Oxytropiscoerulea)原种产西藏自治区、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其叶小,萼齿长有1mm,花为蓝色。而产在中国华北的蓝花棘豆花为红紫色。叶大,萼齿长有2.5mm,则是蓝花棘豆的亚种Oxytropiscoeruleasubsp.subfalcata
;;;;在园林、农业及园艺等应用学科及生产实践中,尚存在大量上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这类植物原来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纯属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植物分类学家不会以之作为自然分类系统的对象。
品种:经人工选育而形成的种性基本一致、遗传性比较稳定,具有人类需要的某些观赏性状或经济性状,作为特殊生产资料用的栽培作物群体。
;二)、植物命名(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植物命名(拉丁名)原则是:
(1)一个植物只能有一个合理的拉丁学名。
(2)拉丁名采用双名制,即属名加种名;
(3)属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用形容词,首写字母小写;
(4)两种植物不能有同样的两种双名学名;
(5)合法的学名必须附有正式发表的拉丁文描述;
(6)若植物已有两个或更多的学名时,只有最早的不违背命名法规的属、种名为合法的名称;
(7)一般的植物,都有双名的学名,少数具有亚种或变种而具有三名,首字母均小写。;中名命名原则:
(1)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