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43_T 2776-2023 溪畔杜鹃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件大小:39.7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4.08千字
文档摘要

ICS65.020.40CCSB61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776—2023

溪畔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cultivationofRhododendronrivulare

2023-11-09发布2024-02-0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2776—2023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栽植地选择 1

5苗木准备 1

6栽植技术 2

7水肥管理 2

8修剪 3

9病虫害防治 3

10档案管理 3

附录A(资料性)溪畔杜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4

DB43/T2776—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植物园、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艳、廖菊阳、王玲、吴林世、李巧云、唐松元、易心钰、陈婵、黄雅奇、张娟、彭春良、宋胤。

DB43/T2776—2023

1

溪畔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溪畔杜鹃(Rhododendronrivulare)栽培的栽植地选择、苗木准备、栽植技术、水肥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溪畔杜鹃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970绿化用有机基质

DB43/T1289溪畔杜鹃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栽植地选择

4.1环境要求

宜栽植在直射光照强度不大、散射光充足,上层乔木郁闭度不超过0.3的林地环境。

4.2土壤要求

宜栽植在pH5.0~6.0,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不符合栽植要求的土壤应进行改良,可使用弱酸性的腐叶土、松针土、草炭土、绿化用有机质基质、土壤调理剂等改良土壤。绿化用有机基质应符合LY/T1970中改良基质的技术指标要求。

5苗木准备

5.1苗源地选择

苗源地宜靠近栽植地,气候、土壤条件等与栽植地相似,且交通便利。

5.2苗木要求

5.2.1宜选择2年生以上的Ⅰ级溪畔杜鹃种苗栽植。Ⅰ级溪畔杜鹃种苗规格应符合DB43/T1289中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5.2.2植株生长健壮,株形丰满匀称,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大苗应带完整的土球或者选择容器。

5.2.3苗木运到栽植现场后若不能及时栽植时,应进行假植或注意保温、防冻。

DB43/T2776—2023

2

6栽植技术

6.1栽植密度

列植、片植时,栽植株距2.0m~2.5m,行距2.5m~3.0m。

6.2栽植时间

宜选择在1月~2月进行,宜在春季溪畔杜鹃花芽萌动之前栽植。

6.3栽植地清理与整地

6.3.1栽植地清理

宜在上年的11月~12月进行,清除栽植区内的杂草和灌木。

6.3.2栽植地整地

在已清理的栽植地上采用穴垦方式整地。

6.4栽植穴

6.4.1按照栽植苗木土球规格和根系情况挖穴,栽植穴直径为土球直径或根幅宽(1.5~1.8)倍,深度为土球厚度或根系垂直分布深(1.3~1.5)倍。

6.4.2栽植前先在穴底施入钙镁磷肥和复合肥(N15+P15+K15)作基肥。每穴施钙镁磷肥0.2kg~0.3kg,复合肥0.1kg~0.15kg。

6.5苗木栽植

6.5.1栽植带土球苗和容器苗时,应去除包装物或容器袋等。

6.5.2栽植时,回填表土至种植穴1/3~2/3高度,剪除受伤根系,做到根系舒展,扶正苗木,分层回土踩实。栽植带土球苗时,回填种植土应分层沿土球边缘踩实。

6.5.3栽植深度宜与移栽前基本一致,覆土可略高于植株根茎部3.0cm~5.0cm,以土壤沉降后不低于原来的根颈部为宜。栽植后浇足定根水。

6.5.4待水全部渗入土中后,宜在植株周围进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