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前言
为确保学校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效益,保障师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移交方案。
二、移交原则
1.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的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全面细致、责任到人的原则;
3.坚持先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的原则。
三、移交范围
1.学校工程项目主体结构;
2.学校工程项目附属设施;
3.学校工程项目相关资料。
四、移交程序
1.工程验收
(1)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移交。
(2)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工程资料等。
2.移交准备
(1)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工程进行自查,确保工程符合移交条件。
(2)建设单位整理工程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验收报告、工程变更记录、质量保证资料等。
3.移交会议
(1)建设单位组织召开移交会议,邀请设计、施工、监理、使用单位等相关人员参加。
(2)会议内容包括:工程移交程序、移交条件、移交责任、移交期限等。
4.签署移交文件
(1)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签署工程移交书,明确移交范围、移交条件、移交期限、移交责任等。
(2)移交文件包括:工程移交书、工程资料清单、工程验收报告等。
5.工程移交
(1)建设单位将工程及相关资料移交给使用单位。
(2)使用单位对移交的工程进行验收,确认工程符合移交条件。
五、移交要求
1.工程质量要求
(1)工程主体结构、附属设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
(2)工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工程进度要求
(1)工程按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
(2)工程进度应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3.工程安全要求
(1)工程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2)工程现场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工程资料要求
(1)工程资料应完整、准确、规范。
(2)工程资料应便于查阅和使用。
六、移交责任
1.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工程验收、移交准备、移交会议、签署移交文件等工作。
2.设计单位负责提供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设计资料。
3.施工单位负责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完成工程建设和施工。
4.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5.使用单位负责接收工程、验收工程、使用工程。
七、移交期限
1.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移交工作。
2.使用单位应在收到移交文件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验收。
八、附则
1.本方案由学校工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九、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工程项目移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移交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使用单位等各方的责任,确保移交工作顺利进行。
3.严格验收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4.完善移交手续。规范移交程序,确保移交文件齐全、准确、规范。
5.加强监督检查。对移交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移交工作公开、透明、公正。
6.做好移交后的服务工作。使用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建设单位应及时协调解决。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学校工程项目顺利移交,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保障。
第2篇
一、方案概述
为保障学校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移交方案。
二、移交原则
1.依法合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移交。
2.全面细致:确保移交工作全面、细致,不留死角。
3.责任明确:明确移交各方责任,确保移交过程顺利进行。
4.安全第一:确保移交过程中人员和财产安全。
三、移交范围
1.工程实体: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等。
2.设备设施:包括电梯、消防设施、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
3.技术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验收报告、保修单等。
4.管理制度:包括物业管理、安全管理、使用维护等制度。
四、移交程序
1.前期准备
-成立移交小组:由学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组成。
-制定移交计划:明确移交时间、范围、内容、责任人等。
-收集整理资料:收集整理工程实体、设备设施、技术资料等。
2.现场检查
-工程实体检查:检查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标准。
-设备设施检查:检查电梯、消防设施、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
-技术资料检查:检查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验收报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