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美术基础 课件 第四章 装饰图案.pptx
文件大小:35.83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4.8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节?装饰图案概述;二、装饰图案的分类

装饰图案涵盖的范围很广,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装饰图案的分类概括也有所不同。从装饰图案的艺术形式来分可分为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平面图案是指在平面物体上装饰纹样。如丝绸、刺绣、地毯、书籍装帧等的图形设计(图4–1–12)。立体图案是指具有空间感的器物的造型构成。如家具、陶瓷、玻璃、钟表、电器等用具的造型设计(图4–1–13至图4–1–16)。

从装饰图案的性质来分,可分基础图案和专业图案。基础图案不针对工艺、功能,主要讲述图案的美的法则、构图、造型、色彩等基本艺术规律。如花卉图案、风景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专业图案是针对不同用途及不同材料和制作条件等方面的装饰设计,必须符合工艺制作和实用功能。如染织图案设计、陶瓷图案设计、金属图案设计、建筑图案设计。;三、装饰图案的形式美原则与法则

任何造型艺术都有共同的美的规律和美的法则,图案也不例外,它的形式美通过其组织结构、色彩搭配及材料运用所体现。为深入学习这门课程,提高我们的创作能力,就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图案的形式美原则与法则。;

3.条理与反复

条理与反复是图案形式美的重要原则。条理是“有条不紊”,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呈现出来的规律性,具有一种秩序感。反复是“来回重复”,指图案中相同或相

似的图形以某种形式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形成独特的重复效果。条理与反复即为有规律的重复。如植物花卉的枝叶生长规律,花型生长的结构,飞禽羽毛、鱼类鳞片

的生长排列,都呈现出条理与反复这一规律。在图案创作中,条理与反复使得图形有规律地排列,有条理地重叠交叉组合,使构图呈现出淳厚质朴的感觉(图4–1–20)。

4.节奏与韵律

节奏指图案的图形在大小、多少、强弱、轻重、虚实、长短等方面进行有规律的重复、变化。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运动变化。所以节奏带有机械美,而韵律只是在节奏的变化基础上产生的情调,具有音乐美。如向日葵的花籽是由中心向外盘旋生长,贝壳斑纹的排列伸展,石子投到池塘所引起的层层涟漪,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节奏与韵律最简单的表现方法,是把一个图案连续表现出来。由于反复就能产生节奏,再运用渐变与对比的方法,就可增加韵律。节奏与韵律表现得好,可产生静态的、激动的、雄壮的、单纯的、复杂的等多种不同的感觉。在图案创作中,运用变化的线、形、色、量的重复配置,可使图案如乐章一般具备节奏与韵律,唤起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愉快感觉。;5.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变化与统一的具体化。对比,是指图案各个组成部分的区别和差异所产生的相对比较。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指的就是在配色时在调和中寻找对比。图案中有形象的对比,方圆、大小、高低、长短、宽窄、肥瘦;方向的对比有上下、左右、前后等;色彩的对比有深浅、冷暖、明暗、动静等;分量的对比有多少、轻重等;质

感的对比,有软硬、光滑与粗糙,等等。经过对比,互相衬托,更加明显地表达出其各自的特点,以取得完整而生动的艺术效果。调和是与对比相对而言,即图案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和谐,是一种适度对比。如相似形状的圆与椭圆,相似色彩的黄绿与绿、蓝与浅蓝等,具有和谐宁静的效果,给人以统一、协调感。图案的画面差异性越大,对比越强烈;画面共性越多,调和的因素越大,越容易达到统一的效果。在图案创作中,应做到既要有调和又要有对比,使其达到统一中富有变化的效果(图4–1–22)。;;人类绘画的图案内容最早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太阳、星星、水、云、动物、植物等自然形态。随着人类对美的不断认知和追求,图案的内容范围也逐渐扩大,人类的生活场景如打猎、耕种、劳动、收获、节庆等也成为图案的基本图形,并产生出各种编织纹样、结绳纹样、用品造型等图案形式,一些象征吉祥的图案逐渐诞生。宗教的产生与传播也使图案的发展变得丰富多彩。;一、装饰图案写生的目的与技法

1.写生目的

自然界拥有不可言喻的美丽形态和色彩,它能直接启发创作者的绘画和设计,因此,学会观察自然的美是学习图案创作的必由之路。写生是观察自然美的记录方式,通过写生能对自然界的各种物象进行认识、了解,掌握其特征、比例、结构及有关规律,在创作者的脑海中建立丰富的物象形态,为创作图案奠定基础。

2.写生技法

写生是当面对广阔、复杂的物象时,进行有重点、有选择的描绘,并注重表现物象的轮廓、形态、神态、结构特征。写生方式颇多,可分为黑白写生和色彩写生两大类。

(1)黑白写生

线描法:用铅笔或钢笔准确地将对象的轮廓、结构、特征描绘下来。线条要细,用笔要有轻有重,有起有伏,充分表达对象(图4–2–1)。

明暗法:用铅笔画出对象的明暗效果,并表现出对象的立体感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