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施工流程
基层清理→冲洗洁净→弹设坡度控制线→设置灰饼→制作冲筋→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抹1:2水泥砂浆面层→压光处理→养护15天→质量检验→成品保护
二、操作规范
材料要求:屋面找平层所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配合比、标号或强度等级等,均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选用,同时必须符合现行相关产品标准。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质量抽样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试块制作:每幢屋面的水泥砂浆试块组数不得少于一组。当屋面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需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部分按1000m2计算。若配合比发生改变,也应相应增加试块制作组数。
配合比及防水处理:找平层水泥砂浆体积比为1:2,应按要求掺入适量防水粉。在设计无明确规定时,防水粉掺入量以水泥重量的5%为宜。
基层处理:屋面基层需彻底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若基层表面过于光滑,则应进行划(凿)毛处理。在铺设找平层前,应先涂刷一遍水泥浆,且需遵循随刷随铺的原则。
水泥选用:配制水泥砂浆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宜低于32.5#。
砂的要求:水泥砂浆所用砂应严格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相关规定。
强度与通行:当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面层方可允许人员及设备通行。
养护要求:屋面水泥砂浆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养护期间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浇水次数,确保砂浆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后续施工衔接:找平层施工完成28天后,应及时开展屋面防水层施工,避免找平层因长时间暴晒产生裂缝。
厚度与强度:屋面找平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稠度不应大于35mm,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5。
材料使用禁忌:严禁混合使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所采用的砂应为中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3%。
搅拌与施工:水泥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施工过程中需做到随铺随抹平。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则需在水泥终凝前结束。
伸缩缝处理:屋面找平层干燥后,方可进行伸缩缝锯割作业。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6m,缝内须填嵌沥青类材料。
质量要求:完成后的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出现裂纹、脱皮、麻面、起砂和积水等现象。若施工过程中有砂浆堆放在找平层上,需在其硬化前清理干净。
内排水屋面施工:对于采用内排水的屋面,施工时应确保雨水能呈放射状顺利流入水落口。具体施工工艺为:先通过贴灰饼、做冲筋的方式,抹1:3的水泥砂浆进行打底,最后抹1:2的水泥砂浆面层,并分三遍进行压光处理,严禁在浇筑完砼后随即抹面。
三、允许偏差
屋面找平层施工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序号
项目
国家标准允许偏差值(mm)
企业标准允许偏差值(mm)
1
表面平整
4
4
2
预制找平层接缝高低差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