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绿色智能建造概论 课件 第5章 绿色建筑设计.pptx
文件大小:43.94 MB
总页数:1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8万字
文档摘要

绿色建筑设计汇报人:贺丽洁

5.1|绿色建筑场地规划设计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绿色建筑布局场地景观设计目录CONTENTS5.2|绿色建筑物理环境设计绿色建筑的风环境设计绿色建筑的光环境设计绿色建筑的声环境设计绿色建筑的热环境设计5.3|建筑材料应用建筑结构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建筑环境功能性材料5.4|建筑构造选型墙体构造设计屋面和采光顶构造设计节能门窗与遮阳构造设计建筑楼地面构造设计5.5|绿色能源利用绿色能源概述太阳能及建筑应用地热能及其建筑应用风能及其建筑应用生物质能

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绿色建筑布局场地景观设计5.1|绿色建筑场地规划设计

5.1.1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绿色建筑场地选择与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绿色建筑场地选择与规划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虑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风速、日照等对建筑节能的正作用,避免场地周围环境对绿色建筑本身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二是减少建设用地给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具体如下:1.保护场地生态环境保证场地安全健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保护场地生态环境

①应充分利用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林地及生态湿地。禁止非法占用耕地、林地及生态湿地,禁止占用自然保护区和濒危动物栖息地,对荒地、废地进行改良、使用,以减少对耕地、林地及生态湿地侵占的可能性。③应避免靠近城市水源保护区,以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和破坏。1.保护场地生态环境保证场地安全健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保护场地生态环境5.1.1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

风暴、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建筑场地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绿色建筑场地选址与规划必须保证场地环境安全可靠,确保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避开可能产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地段;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地质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地段;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暴地区应避开容易产生风切变的地段等。建设项目场地周围不应该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包括油烟未达标排放的厨房、车库、超标排放的燃煤锅炉房、垃圾站、垃圾处理场及其他工业项目等。在规划设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超标,同时还应根据项目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2.保证场地安全健康保护场地生态环境保证场地安全健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5.1.1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

建筑选址是决定建筑其他设计的基础。必须避免因地形、周围环境等条件造成的空气滞留或风速过大。应尽量选择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地区,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内的道路、绿化、湖水等空间将风引入,并使其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综合不同资料作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应考虑充分利用建筑所在环境的自然资源条件,遵循气候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常规化石能源的依赖。(1)顺应气候条件特征(2)利用地形条件特征(3)选择适宜的建筑朝向与布局3.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保护场地生态环境保证场地安全健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5.1.1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

室外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和太阳辐射等,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太阳辐射是最重要的气候因素。在寒冷地区太阳能可以帮助供暖,而在炎热地区,主要的问题是避免太阳辐射引起的室内过热。在规划设计中应十分重视研究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风会在两个方面对建筑的能量平衡产生影响:首先是通过建筑表皮的对流增加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其次是通过建筑表皮的冷风渗透增加通风热量损失。传统建筑中建筑适应地区气候而建造的案例很多,这里以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干阑建筑、中东民居、北欧住宅为例说明建筑形式与地区气候和建筑节能的关系。3.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1)顺应气候条件特征保护场地生态环境保证场地安全健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5.1.1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

图5-1所示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很好地适应了我国北方冬季寒冷、风沙大,需要避风建造,而夏季干热需要满足遮荫、乘凉的需要。中国传统民居陕西窑洞,窑洞建筑依山挖洞建造,利用当地地形、地质(土质)条件,借助厚重黏土墙体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极好的蓄热能力营造冬暖夏凉的室内热环境,很好地适应当地冬季寒冷、夏季干热的气候特点。同时,建筑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远距离运输能耗,体现节能思想。3.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1)顺应气候条件特征保护场地生态环境保证场地安全健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图5-1北京典型住宅——四合院5.1.1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

5.1.1绿色建筑的规划选址图5-2所示为东南亚民居形式,从建筑的屋面形式、底层架空以及材料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