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3
一种半套管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一、前言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已成型,临近地铁区间隧道附近的工程施工常有出现,特别是桩基础施工,对地下工程影响较大。传统的静压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在距离地铁区间隧道较近施工时,通常不能满足地铁区间隧道变形值的要求。全套管全回转成孔灌注桩,因有钢套管全程护壁,可以有效地控制桩基施工对地铁区间隧道的扰动,但因全桩长钢套管跟进,临近地铁区域套管不能回收,成本高昂。
为解决上述不能同时兼顾地铁安全和成本的问题,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的技术特点相结合,局部应用水刀法取土,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距地铁区间隧道较近的桩基施工方法。通过对桩基施工不同区间段的划分,应用不同的成孔工艺,更有效地控制了桩基施工对地铁区间隧道的扰动,在确保地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相对低成本的施工。
二、特点
地铁区间隧道“易扰动范围”内采用钢套管护壁,其具有良好的成孔稳定性、安全性,规避了塌孔的可能。也将取土产生扰动、振动限定在套管内部。
在钢套管内运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刀法取土,相较于传统钢套管采用内抓斗、旋挖取土,水刀法取土对周边环境几乎无扰动。
地铁区间隧道“不易扰动范围”内,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工艺。成熟的泥浆护壁成孔工艺选择性地用在适宜的位置,相较于全桩长钢套管跟进而言,可节约1/2~2/3桩长的钢套管用量,成本大大降低。
成桩全过程对周边环境几乎无扰动,对地铁区间隧道影响非常小。国内地铁工程附近打桩工况常有出现,确保地铁安全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方法与实施效果最接近的“全套管全回转成孔灌注桩”工艺相比,达到了更好的技术效果,但却节约了大量钢套管的用量,成本大幅下降。
三、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临近地铁安全保护区域内(50米内)的灌注桩施工。其中特别适用于距离地铁区间隧道15米以内的灌注桩施工。
四、工艺原理
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两者工艺组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如图4.1所示。在地铁区间隧道“易扰动范围”,采用全回旋钻机钢套管护壁旋压成孔,同步采用水刀法取土。在“不易扰动范围”,采用正(反)循环钻机泥浆护壁钻孔施工。最后进行一次清孔、下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
水刀法取土的工艺原理是利用与钢套管形状相匹配的水刀装置,将清水加压喷射,通过六个喷头以特定频率冲切钢套管底部土层,高效地把土层搅拌成泥浆排出。
半套管水刀取土钻孔灌注桩剖面图
水刀装置
五、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安装钢套管
安装钢套管
钢套管下压
水刀法取土
全回转钻机(反力架)就位
开始
施工准备
拼接后续钢套管
套管内回填粉土及二次场地平整
更换正(反)循环桩机并成孔
一次清孔及吊放钢筋笼
灌注混凝土
结束
移除全回转钻机
吊放导管及二次清孔
半套管水刀取土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
全回旋钻机、正(反)循环桩基、钢套管等设备材料、相应人员进场。进场时须检查设备出厂合格证、分包单位资质、人员上岗证、电焊工操作证等。施工人员做好相应技术交底。
钢套管直径配置宜比桩径在大200mm,壁厚20mm,端头500mm处加强至30mm壁厚。
施工前在平整地面上应对钢套管、水刀装置顺直度进行检查和校正,先检查和校正单节套管的顺直度,然后将按照入土深度配置的钢套管连接起来。在地面上测放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将套管置于两条直线之间,用线锥和直尺进行检测。钢套管连接处外侧预先做成30°坡口倒角,连接套管平面平整。检查水刀装置上硬水管及喷头外观情况。
(2)水刀装置试运行
将吊机的吊绳与水刀装置的起吊孔用楔形套筒固定,再用25mm软管用丝扣连接的方式将空压机与水刀装置相连。空压机抽水管插入蓄水桶,在蓄水桶加满自来水的情况下,打开空压机调制200mpa压力进行试运行,观察水刀装置喷射水流形状。水流形状笔直、喷雾均匀,喷射距离达到10m左右,试运行完成。
(3)场地平整及桩心定位
采用全站仪测出桩心坐标,然后回填平整地面,再采用全站仪放出桩位坐标。为便于全回转钻机就位对中作业,须在桩头周围土体上铺设承重路基板。桩基施工前,地面承载能力须大于250KN∕㎡。
在桩周边用铲子挖出临时环形水沟,水沟导入至指定泥浆池。
(4)全回转钻机(反力架)就位
在地面铺设焊有防滑条200~250mm厚路基板,调整钻机的水平和垂直度,使钻机配置的钢套管中心与已定位的桩中心保持一致,将全回转钻机固定在桩中心上方,全回转钻机和动力站、操作室相接;然后安装反力架,反力架一头与全回转钻机连接,另一头停置履带吊车,该吊车履带压住反力架,反力架的作用是当全回转钻机回转钻进过程中防止机器发生扭动。
(5)安装钢套管
全回转钻机就位后,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