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钢稳定化锈层检测方法》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23]18号文“关于印发2023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
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的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23-0379T-YB,项目名称为“耐
候钢稳定化锈层检测方法”。本项目是制定项目。主要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
信息标准研究院,计划完成时间为2025年4月。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草案、调研)阶段:计划下达后,2023年5月17日全国钢标委钢板钢带分委员会组织
各起草单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组,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主要起草
工作。工作组对国内外耐候钢稳定化锈层检测方法和技术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同时广
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结合实际应用经验,
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耐候钢稳定化锈层检测方法》标准草案初稿。经工作
组及有关专家研讨后,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24年6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及其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报全国钢标委钢板钢带分委员会秘书处。
征求意见阶段:2024年9月1日,由全国钢标委钢板钢带分委员会秘书处将标准征求意见
稿和编制说明发送到XX分委员会委员及有代表性的标准相关方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在《钢铁标准
网》网站上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截止2024年10月1日,共发函XX个单位,收到XX个单位回函,
其中XX个单位提出了XX条意见或建议(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共同起草。
主要成员:。
所做的工作: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对各阶段标准的审核;为本标准主要
执笔人,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编制;负责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资料查
证,对产品生产工艺、性能和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负责对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情况进行全面调研,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整理。
二、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制定/修订过程中,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
不断完善”的原则,注重标准修订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本着先
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
的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编写。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
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三、主要内容说明
1范围
耐候钢是一种具有良好抗大气腐蚀性能的低合金钢,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形成致密锈层,能
有效阻碍腐蚀介质进入,从而显著降低钢的腐蚀速度。耐候钢的裸露使用可省去涂料涂装及其后
续维护,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特征。耐候钢表面形成稳定的防护性锈层后具有独特的美
感,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由于耐候钢的这些特性很好地诠释了“绿色钢铁”理念,因此
备受世人瞩目,在建筑、铁路车辆、集装箱、塔架、桥梁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文件范围为“适用于建筑、铁路车辆、集装箱、塔架、桥梁等领域用耐候钢稳定化
锈层的检测”。同时,结合实际检测需要,本文件规定了耐候钢稳定化锈层试样处理要求、检测
方法、数值修约、检测报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根据检测需要进行,无特殊说明。
3术语和定义
无特别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根据耐候钢稳定化锈层的形成机理以及耐候钢稳定化形成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耐候
钢生产、结构设计与制造、下游用户等全产业链的需求,制定本文件原理“依据金属腐蚀学原理,
从耐候钢表面稳定化锈层形成机理入手,利用物理、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促使耐候钢表面形成锈
层,利用目测或仪器设备对耐候钢锈层的稳定性进行检测”。
5试样处理要求
本部分工作主要对取样和稳定化处理两部分工作进行详细阐述。
取样部分,是根据耐候钢生产现场对于取样工作的要求而制定,同时还结合了耐候钢加工制
造以及下游用户的客观实际而制定。
稳定化处理部分是本次制定